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那么几次人生的转折点,对于菲利普·波佐·迪·博尔戈来说,1993年就是他命运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是法国人人艳羡的富翁,在此之后,他却因为一次滑翔伞事故成了一个四肢瘫痪的残疾人。这意味着,他的后半生将在轮椅上度过。
逢此巨变,没有人能够轻而易举重拾对生活的信心,菲利普也一样。不过,不幸中也总会有那么几件幸运的事,比如,菲利普遇见了移民出身的阿伯代尔。这个被菲利普称为“魔鬼看护人”的男人,守护了菲利普十年,也让菲利普再一次看到了生之希望。
这是发生在菲利普身上的真实故事,2011年,这个故事被改编为电影并在法国上映,电影的名字叫《触不可及》。为什么今天要说起这部看起来有点老套的电影呢?一方面是因为它真实,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故事此刻正在电影院的大荧幕上讲述,只不过是美版《触不可及》。
经典总是难以逾越,美版《触不可及》目前在豆瓣只有7.7分,而2011年的法国版《触不可及》评分高达9.2,即便是在IMDb上也有8.5的高分。我想,这足以说明这部电影的魅力。
01 这种人根本没有一点同情心的
一个是白人富翁,一个是刚从监狱中出来没多久的黑人。如果不是那次跳伞事故,电影里菲利普和德里斯相遇并相识的概率,可能比彩票中奖高不了多少。但是现在,德里斯在菲利普招聘看护人的面试中脱颖而出。德里斯的脱颖而出并不是因为多么出众的口才或能力,他甚至调戏了菲利普的女助手,还评价菲利普对音乐和幽默感一窍不通。
显然,德里斯并不是冲着自己能面试成功来的,他只是想要一个签字,证明自己来面试过。因为面试被拒绝三次后,他就可以领取失业救助金了。即便如此,菲利普还是看中了德里斯。所有人都不理解,明明有更懂礼貌、更专业的护工人选,德里斯有什么呢?他看起来就是一个不求上进、不正经的街头混混,既糊涂又有暴力倾向。
“这种人根本没有一点同情心的”,好友如此规劝菲利普。但其实,作为残障人士的菲利普最不需要的恰恰就是别人的同情心。他不喜欢别人像看待特殊人群那样小心翼翼地对待自己,他需要的是别人能够忘记自己是残障人士,把自己当成正常人。这一点,只有德里斯做到了,他会随手想要把手机递给菲利普,紧接着才意识到对方已经无法用手触碰任何物体。
在德里斯眼里,菲利普可以做正常人做的任何事情。于是,他带菲利普去按摩、抽烟、飙车,而这一切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带给菲利普的独特体验,他让菲利普长久以来的乏味生活泛起了活力,也让菲利普的脸上有了比以前更多的笑容。
这是《触不可及》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的第一个道理,比起同情,尊重显然更重要,也更难得,尤其是当一个人遭逢苦难的时候。那么多人同情菲利普,他们说“你不能这样”,却只有德里斯没有戴上“有色眼镜”,他告诉菲利普“你可以的”。
02 这是原则问题
人这一生都难免经历一种要做“自卑”的情绪,有的人是因为身体原因导致的自卑,而有的人是因为贫穷导致的自卑。菲利普的自卑源于身体的残疾,所以他不敢把自己坐轮椅的照片寄给心仪的笔友。但是,德里斯成全了他,并最终让菲利普第二次组建了家庭。如果没有德里斯,菲利普大概终其一生都无法打碎心里的自卑。
反观德里斯,他虽然贫穷,但却非常开朗,你在他身上几乎看不到任何自卑的影子,因为没有任何规则可以约束他。即便没有菲利普,他也会过得很开心。但人生不是只要开心就可以了的,人活着要讲道理,这是菲利普教给德里斯的。所以,以前那个只会拿拳头说话的德里斯,再次看到违规停车的人后学会了耐心规劝,在弟弟吐槽自己多管闲事时,德里斯说了一句:“这是原则问题”。
在解决弟弟打架的问题上,德里斯采取了同样的方法。原来以前用武力才能解决的事情,其实也是可以和平解决的。故事的最后,菲利普赢得了美人的芳心,而德里斯也找到了一份公司主管的工作。
两个身份、地位相差十万八千里的人也可以成为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而一份真挚的友情即是对彼此的救赎。这是《触不可及》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的第二个道理。
03 开怀大笑一整场,最后却蓦然飙泪
坦白讲,《触不可及》的故事一点也不新鲜,甚至有点老掉牙。并且,整部电影的叙事非常平淡,没有惊心动魄,也没有跌宕起伏,但就是这样的故事却让我没有舍得从电影中移开一眼。除了弗朗索瓦·克鲁塞和奥玛·希两位主演的演技无可挑剔之外,电影在温情中也穿插了不少幽默元素,《触不可及》的前半程几乎是让人在哈哈大笑中度过的。所以,《触不可及》虽然平淡,可一点也不枯燥。
有位网友如此评价这部电影,我个人觉得非常贴切,他说:“开怀大笑一整场,最后却蓦然飙泪。”我虽然没有哭,但最后仍在电影结束后回味了好久,这样的友情真让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