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是上周五看的,因为事务繁杂一直把观后感拖到现在。
这部电影讲述了黄渤所饰演的单亲爸爸为了让自己儿子上重点小学而“鸡娃”、最后回归健康育娃的故事。说实话,电影是有“尿点”的,情节不算紧凑,感觉有点拖沓,但是这个题材有教育意义,让我意识到当下的自己需要努力生活、上进,在没有孩子之前让自己变得更好,心智上做一个成熟稳定的大人。与其做不断鞭策孩子的鸡娃家长,我更希望能够通过言传身教,给小孩树立一个想要模仿的榜样,继而让孩子自发地追求自己想达成的目标。或许这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当下的我确实有这样的感受。
最重要的教育场所其实不是学校,而是家庭,最重要的教育者也不是老师,而是童年时期和孩子相处时间最多的父母,尤其是母亲。有一句话说“在原生家庭成长时经历过的情绪体验,会在成长后与配偶或子女相处中不受意识控制地反复出现”,原生家庭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我曾读过的很多心理学相关的自我疗愈书籍,比如《突围原生家庭:如何在过去的伤痛中重建自我》、《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习惯逃避——你在害怕什么》等,都准确地描述了家庭当中父母不适当的行为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方式很大程度上都是“受过训练”的反应模式,人都有适应能力,在童年时期,幼儿就在和外界的互动当中养成了最能使自己受益或者保护自己的行为。这些“互动”大多都是和家人,尤其是和父母。父母的行为也容易被孩子模仿。比如,父母情绪不好的时候,孩子想和他们互动,作出了一系列行为,但是始终得不到回应、被忽视,孩子就会容易没有安全感,父母拒绝沟通的冷暴力也让孩子理所当然地认为,表达不满的样子就是“不理”、“忽视”。这种没有硝烟的战争有时会更糟糕,因为拒绝沟通,事情根本没法解决,久而久之,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极其疏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可称得上是孩子主要的世界,如果这个世界里经常“地动山摇”,孩子肯定也容易没有安全感。
电影中有一个妈妈,因为担心孩子成绩不好,学习所谓的“专家”教育方法,给孩子建立了一个“学习监狱”,把孩子关起来,乘法表背不出来,轻则挨骂,重则挨打。孩子后来要了一个头盔作为生日礼物,希望能保护自己的头。情节以喜剧的形式呈现,但是我一点都不觉得好笑,只感受到了窒息。这个家长自己职业不顺,非常焦虑,这种焦虑投射到了孩子身上,开始胡思乱想:现在乘法表背不出,将来考不上好大学,就会和我一样找不到好工作……孩子在这种环境中真的是很可怜的,好像在上班一样,用自己的成绩作为业绩来换养育者的和颜悦色,无形之中在告诉他,你学习好我才对你好。如果是成年人,上司总是非打即骂,可以考虑换一份工作,怎么都是能赚钱活着的。但是孩子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和出身,就只能在这种环境中先煎熬着。但是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真的能成才吗?父母把所有注意力都关注到他的成绩上,而不培养一些对人生更有益的品质,就算靠着家长的“淫威”推着孩子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学校,这个孩子能走多远?
原本对孩子满满的爱和关切,在焦虑和对自己的不满之中都变了质。如果不学会合理处理自己的情绪,也不会教出一个能够妥善处理自己情绪的孩子。非常别扭且不合理的事情就是家长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却要求小孩必须做到。最常见的就是有些家长自己天天刷手机看短视频,却要求孩子远离手机,多多学习。这种情况下孩子很难发自真心地听从(反正换我的话我一定不服)。这里很感谢我的妈妈,小时候管着我不让我看电视的时候,她自己也不会看,也不让我爸爸看,会看故事书或者和我爸爸下象棋。这样看书的习惯从小的时候就养成了。
希望我能够给我未来的小孩证明:生活是美好有趣的,人间是值得体验的。在做妈妈之前,先完善自己。如果有相信自己的能力,就会对自己的小孩充满信心:ta是可以做到的。
关于“鸡”,在电影海报上看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名词。
菜鸡:指在一群家庭的“鸡娃”竞争之中,显的最躺平的“鸡娃”方式。
班鸡:报辅导班“鸡”大的娃,依靠满满当当的课外班以达到“鸡娃”的目的。
家鸡:指在家“鸡”大的娃。家长自己在家“鸡”娃,不靠课外辅导班。
鸡哔:在长久的鸡娃行动后,选择了放弃鸡娃。
自鸡:家长“鸡”自己,普通家长毕竟不是人均985,鸡娃前先自己,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家长也提升自己的能力,以达到匹配孩子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