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四下基层”,守好人民江山

近日,中央调研组着眼于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赴宁德古田、周宁、寿宁、福安、霞浦、福鼎和蕉城等7个县(市、区)进行实地走访,感受四下基层工作制度给宁德带来的影响。“四下基层”即领导干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任职期间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方法。现如今,在四下基层制度的践行之下,宁德已从当年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发展为福建新的增长极,闽东这块沃土已经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深入基层,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情系于民的质朴情怀、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1989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到基层进行实地调研,先后走访了宁德的众多村镇,了解当地群众的真实生活情况,结合宁德本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提出“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等重要理念,为宁德后来的飞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与其群众跋山涉水,不如我们干部直接下访,几个干部下去,总比那么多群众上来要强一些。”这是从群众的角度来想问题,懂得换位思考,为人民办实事,为人民谋幸福,这才是实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的意义所在。

走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30年间,“中国扶贫第一村”福鼎市赤溪村由一个‘五不通’的自然村转变成为一个金桂飘香、青山叠翠的美丽城市,这都得益于“四下基层”政策带来的良好效益。多年来,宁德始终把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看待,引导广大的党员干部敢为争先、实干争效,带领基层的人民群众团结一致、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帮助基层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共同摆脱贫困。同时,在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四下基层的优秀经验和做法在全国范围内受到广泛的关注与推广。

四下基层价值在于长远,根本在于为民,关键在于行动。报告指出,在新征程上,要用好“四下基层”这个“传家宝”,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引导党员干部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归根到底就是倾听群众声音、解决群众诉求,努力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针对宁德地区所存在的不足,需要党员干部与群众共同努力,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拓宽社区参与渠道,不断完善基层治理机制,来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