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总期待过节,因为过节可以放鞭炮,玩游戏,看表演还能吃各种零食。
但长大后,却不是那么期待过节了,因为过节意味着各种忙碌,这无形中让人感到疲惫。
节日将至,许多在外打拼的朋友又开始烦恼。
假期虽然有,但往返家乡的路途奔波,节日期间交通拥堵,油费路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我有个朋友,他来自一个普通家庭,上有两个哥哥,下有一个妹妹。
由于家庭条件一般,哥哥和妹妹们都在老家工作,只有他在大城市闯荡,至今未婚。
每次回家,他都感到纠结。不是不想回家,而是每次回去都要准备各种礼品,尤其是过节期间,给侄子侄女们以及长辈们买礼物成了惯例。
礼物买便宜了,他害怕被家人嫌弃;买贵了,自己经济上又负担不起。
近年来,行业竞争激烈,许多公司效益不好,他虽然没有失业,却也没有涨薪。
作为一名外地小伙,除去房租和日常开销,他的工资结余不多。
每逢过节的时候,他是又期待又焦虑。
看着别人都开开心心的过节,而他自己虽然工作努力,但除去各种花费,他还是手头紧张。
过一个节,他又要节省很久。
钱钟书曾说:
“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
生活如此,过节亦是如此。
其实有时候,我们不必过于在乎形式,即便在亲人面前,也没必要硬撑场面,假大方。
经济状况不佳时,我们应懂得量入为出,减少不必要的花费。
在我看来,过节的真正意义在于一家人围坐一起,聊聊家常,分享彼此的近况,感受亲情的温暖。
这种亲切、融洽的氛围,远比任何昂贵的礼物都要珍贵。
我们无需在意他人的眼光,不浮夸,不虚荣,一家人和和美美、快快乐乐、安安稳稳、自自在在,这何尝不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呢!
1.量入为出,没必要硬撑面子;
有些男生爱面子,明明自己这一年过得紧巴巴,但回家过节时还是要“装阔气”。
他们到处请客,给家人买贵重礼物,以此来显示自己的“豪爽”。
然而,这种“豪爽”往往是以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为代价的,节后肯定又要勒紧裤腰带很久。
莫言说: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
我们要清楚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为了满足虚荣心而委屈自己。也不必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
过节,本应是轻松和愉快的时光,而不是用来显摆和逞强的。
如果经济能力有限,就节省一点,一切量入为出。
毕竟,真正的快乐不是靠物质堆积起来的,而是内心的宁静和家人的理解。
2.理智购物,合理安排节日用品;
过节期间,大家都会购置节日用品,但有些人却陷入了冲动消费的陷阱。
为了营造节日氛围,他们不惜花费大量金钱购买豪华装饰品、高档食品,甚至过度储备节日用品,结果到最后很多东西都用不上。
其实,准备节日用品应该合理,根据实际需要来选购。
不必追求奢华的装饰,也不必盲目跟风购买各种新奇的物品。
理智购物,既能控制成本,又能避免浪费,让过节变得更加实在。
3.简化人情往来;
过节期间,人情往来总是少不了,拜访、聚餐、送礼……这些活动虽然能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也会带来不少的经济和精神压力。
特别是对于那些重情重义的男生来说,来来回回之间,不仅花费了大量的钱财,还可能让自己感到疲惫不堪。
汪国真曾说:
“一个永远不欣赏别人的人,也就是一个永远也不被别人欣赏的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正确看待人情往来,不要为了所谓的“关系”而过度投入。
与其在人情世故中疲于应付,把时间和金钱浪费在这些表面的社交活动上,不如多陪陪家人,享受温馨的家庭时光。
4.放下虚荣,好好享受节日。
《平凡的世界》中有一句经典话语说: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男生往往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和评价,从而忽视了自己的内心需求和生活品质。
为了符合他人的期待和标准,他们可能会牺牲自己的舒适和快乐。
然而,真正的尊严不是靠外在的排场和炫耀来获得的,而是靠内在的修养和实力来支撑的。
因此,在过节时,我们应该放下虚荣,好好享受与家人相聚的时光。
不必为了迎合他人的期望,而勉强自己做一些不情愿的事情;也不必为了显示自己的“大气”而过度花费。
过节就应该轻松、愉快、温馨!
不必追求表面的风光,放下那些不必要的虚荣和攀比心,用心去感受家人的关爱和温暖,这才是过节最应该珍视的东西。
最后我想说:
过节,本应是一个充满欢乐和温暖的时刻。
然而,在现代社会,很多人却为了面子和虚荣而陷入了盲目消费的怪圈。
其实,我们完全不必如此。
记住,幸福不是靠金钱买来的,而是内心的充实和家人的陪伴。
让我们在这个节日里,放下那些不必要的包袱,用心去感受家的温馨和幸福吧!
以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