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父母都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了,从孩子刚上幼儿园开始,就牢记一句话,那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他们会在孩子的教育上,投上很多的精力与时间。其实,教育孩子是一个非常漫长的事情,其中也有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必须要抓好,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当孩子三年级的时候,这可是孩子教育面临大槛的时候,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轻视对孩子的教育,很可能前面的努力就付之东流,而且将来也比较难弥补了。
在孩子三年级的时候,家长对孩子的作用甚至超过教师,迈得好的话,孩子在学业方面和个人综合素质方面,都会变得更加优秀,也会更为出色。
01 三年级的时候,孩子会存在一个反抗期
我们常常说,孩子在初中高中时有个叛逆期,这个时间段,他们是很难听得进父母的劝导的,而在学习上也是如此,一般来说,孩子在三年级时候会存在一个反抗期。有一位王老师,专门对此进行了研究。他说,在孩子一二年级的时候,班里的学生表现都不错,也很听老师的话,比较好管教,他们就好像一张白纸,很容易学习新知识。
可是,等到三年级的时候,王老师发现班里的学生,成绩开始出现了两极分化,不管老师花费多少的生死间经历,班里的学生,特别是数学成绩有很多下降,优秀比例大幅下降,良好和及格的变多了,也陆续出现了不及格的学生,这让王老师感到很焦虑,但事实证明,别的班也或多或少出现了类似情形。
经过平时教学观察与分析,王老师发现,三年级的孩子存在一些共性问题,甚至有一些反抗意识,主要如下:1.三年级的孩子,开始出现惰性思维,而有这种思维的学生,考试开始变得及格甚至不及格,成绩有明显下滑趋势;2.三年级的学生,开始学会撒谎,比如布置的作业没写,但会跟老师说落在家里了,而且也出现了喜欢抄作业和不愿意写全答题步骤、不愿列竖式的坏习惯吧;3.三年级的孩子,开始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产生抵制情绪,特别是家长另外布置的作业或者安排的补习班,会非常的反感并表现出来;4.三年级的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情绪,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会觉得多,也不愿意去认真订正错题。
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问题,他们的成绩才会出现两极分化,家庭教育专家说,这就是典型的学习反抗期,一般发生在孩子7-9岁,刚好是孩子三年级左右。可是,大多数家长并不知道有这样的时期,当孩子发生类似事情的时候,家长要么不知道,要么采用错误的方法去处理,反而会适得其反,孩子也会养成不少坏习惯。
02 三年级的时候,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时间
想要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自然离不开好的教育与个人后天的努力。但孩子毕竟还小,很多习惯都是自己无法控制的,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的任务就到了父母头上,父母必须要做好孩子生活、学习和品德等多方面的正确指引。而之所以,同样在反抗期,有的孩子养成了坏毛病、成绩直线下滑,而有的孩子却保持优秀,养成好习惯,这与他们的父母不无关系。一般情况下,存在的问题有:1.缺乏父亲一方的教育。在现在的家庭结构中,大部分还是妈妈围着小孩转,包括他们的学习与生活;2.部分妈妈不了解教育,不遵循孩子成长规律,一味的去强迫和压制孩子学习;3.到了三年级的时候,由于课程难度加大,很多妈妈没有办法答题,孩子也不相信妈妈,所以大部分选择将孩子送去托管班进行补课;4.大部分家长没有重视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些小问题视而不见,等到孩子三年级的时候,有些坏习惯已经非常顽固、难以改变了。5.孩子不仅在家里反抗自己的父母,不听他们的话,还把这种心理带到了校园,开始不愿意遵守老师的要求做事。
03 父母不能纵容孩子任性,也要做好正确指引
在孩子三年级的时候,父母应当和老师全力配合,共同做好教育工作。有的父母,比较宠爱自己的孩子,对孩子要求也不高,认为孩子还小,以后再非常努力都赶上,这使得他们越来越任性;还有的父母,对孩子的坏习惯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总觉得孩子长大了就会自然改掉,这些都是错误的。
作为父母,我们要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1.要有遵守记录的意识。在三年级的课堂,班级的两极分化就很严重了,上课时候,有的学生非常认真听话,有的学生开始互相讲话,无视老师甚至屡教不改;2.要让他们提高自控力。有了自控力,做什么事都容易成功,这一点,父母可以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玩手机,父母在家里就尽量避免当孩子的面玩手机,也可以陪孩子一起看书、运动,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让孩子拥有控制力;3.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孩子如果考试进步比较大,可以给予适度的表扬 ,让孩子感觉父母为他骄傲,这样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与激情。4.经常与教师沟通。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父母和教师都是陪伴孩子时间最久的人,通过定期沟通,能够让他们更加的了解孩子的进展,针对性施策。
每个人成长都会经历反抗期,反抗期的孩子并不可怕,只需要我们父母有更多的耐心,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要多多与孩子沟通、与教师沟通,用更多的耐心,去帮助指导孩子养成好习惯,顺利度过这段时期,让孩子有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