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里有图书馆借的托宾《母与子》,电子书也随时可以从番茄全本阅读,其中第一遍《长冬》是纸质书看的,现在从番茄看第二遍《长冬》,读到第三章的时候我下单了这本书。我在想,买纸质书是为了什么呢?
《母与子》不是我买的第一本托宾的小说,第一本是昨天到手的《布鲁克林》。我太喜欢这本长篇小说了,现在才读到一半,已经迷上了女主艾丽丝。这促使我要重读《长冬》,它是一个小中篇,大概是托宾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虽然也有人说《一减一》(出自另一本短篇集《空空荡荡的家)要超过它,可能《一减一》在技巧方面要略胜一筹,但的确没有《长冬》厚实和震撼,《一减一》延续纳博科夫的缥缈和诗意并加入了第二人称的叙述,我都比较喜欢。
我想,之所以又买《母与子》,或许是试图通过投入支出的方式促使自己在这本书上要多花点时间多研究多学习才不浪费这几块钱,几块钱也是钱嘛不是大风刮来的。另一种可能就是,对于自己能读懂并欣赏这本书给予大大的奖赏,可以随时随手触摸这样杰出的作品,不缺乏很多优秀的作品却不一定能欣赏到它的妙处,这是一种机缘也是长期积累的收获。或许还有满足一下拥有欲望的生理需求,有人会说这是最主要的,其实这只是表象,上面两点应该是深层次的原因。我想不起其他的为什么了。
手里两本同样纸质书的其中一本随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