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印象中我一直是一个很害怕竞争,会刻意逃避竞争的人。但当某网站放出了我感兴趣的竞赛时我又开始蠢蠢欲动,计划着报名参加。
这种变化应该不光是心态的变化,也是周围环境条件的转变。
最先接触到竞争的初级形式就是考试,上学时候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必然会看看自己考了第几,班里谁是第一谁是第二。这样的竞争说白了是一种被迫的竞争,上过学的人都知道,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经历一次考试。考完难免会陷入焦急的等待中,到成绩公布的那一刻,先关注自己的,再跟周围的人对比......如此循环下去,心态好的也许能将一场又一场考试看做是检验学习成果,像我这样心态不好的,就只会对读书上学越来越排斥。
成绩不好是会让人受挫的,在唯成绩论的学生时代,我的个人优势、个人价值完全体现不出来。只能在一场又一场无法避免的竞争中低下头,一边迷茫一边努力。
之后遇到的其他竞争,比如评奖学金、面试找工作等等,在我看来都差不多还是被迫。
这种并不是出于我的本能、我的个人爱好意愿进行的比赛活动,都给了我非常大的压力。久而久之,面对我感兴趣的活动赛事,我也会自动逃避、退缩。
不自信、怕输、不想承受压力、没有竞争意识,是通常竞争来临时我个人内在的表现。
然而如今我的心态却发生了转变,我觉得原因其实有很多,其中一点就是我没再把这种比赛当回事。不管是何种形态的竞争,在我心里都不会成为决定我命运的重大事件。
抱着玩耍的态度去参加,确实放松了很多,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会比较开心。但这并不代表我就不在意结果了,我也会时刻关注过程中自身的成长变化,也会为了有一个好结果而不断思考、奋进。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松弛感。但活了三十年直到今天才找到一丝松弛感的我只想说,拥有松弛感这件事,并不完全是靠自己。有人一出生就有松弛感,因为他很难感受到社会、生存的压力,无论怎么折腾,他所处的地位环境都不会让他完蛋,也不会让他有完蛋的感觉。但有人却需要花一百分的精力先为自己挣得筹码,当见识过的、拥有过的事物变多时,才逐渐松弛下来,敢在一些事上积极活跃起来。
这场我感兴趣的比赛估计会有几百万人参加,像我这种菜鸟,进去必然混不上名次,正是因为提前预料到了结果,我才能如此坦然地想报名就报名。
所以有些时候,逃到一个更大的世界,体会到自己的渺小之后,反而勇于尝试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