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黑脸琵鹭** 

1. **特征**

  - **外貌**:白色羽毛,黑色脸(像面具),黑色长腿,扁平的**勺状嘴**。

  - **行动**:飞行时排成“V”字形;在浅水中缓慢行走捕食。

2. **栖息地**

  - 生活在**湿地、滩涂或河流附近**。

  - 在上海:每年冬季到访**崇明东滩**。

3. **食物**

  - 捕食浅水中的**小鱼、虾和昆虫**。

  - 用勺状嘴在水中左右摆动捞取食物。

4. **能力**

  - 吃掉病鱼帮助净化水质。

  - 反映湿地是否健康(湿地健康指标)。

5. **现存数量**

  - 全球:约6,000只(极危)。

  - 中国/上海:每年超1,000只来中国,50-100只停留上海。

6. **威胁**

  - 栖息地丧失:湿地被开发为建筑或农田。

  - 污染:污水毒害它们的食物。

  - 人类活动:噪音或过度捕鱼。

7. **保护措施**

  - 保护区:上海设立**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

  - 法律:禁止猎杀或破坏湿地。

  - 教育:学校教导学生保护鸟类。

---

### **反嘴鹬**

1. **特征**

  - **外貌**:黑白羽毛,细长腿,**上翘的弯钩状嘴**。

  - **行动**:浅水中行走;快速振翅群飞。

2. **栖息地**

  - 生活在**浅水湿地、盐湖或海岸**。

  - 在上海:见于**崇明东滩**和南汇海滩。

3. **食物**

  - 吃**小昆虫、鱼和甲壳类动物**。

  - 用弯嘴在泥中扫动捕食。

4. **能力**

  - 控制害虫数量。

  - 反映湿地环境是否健康。

5. **现存数量**

  - 全球:约10万-150万(无危)。

  - 中国/上海:沿海常见,每年数百只停留上海。

6. **威胁**

  - 栖息地丧失:湿地被抽干用于农业或城市。

  - 污染:油污或垃圾危害食物。

  - 人类干扰:游客噪音惊吓它们。

7. **保护措施**

  - 保护区:崇明东滩保护其栖息地。

  - 清理行动:清除湿地垃圾。

  - 警示牌:提示人们保持距离和安静。

---

### **震旦鸦雀**

1. **特征**

  - **外貌**:棕色小鸟,**短厚鹦鹉嘴**,长尾巴,翅膀有白斑。

  - **行动**:在芦苇丛中快速跳跃;很少远飞。

2. **栖息地**

  - **中国特有**!生活在湖泊或河流旁的**茂密芦苇丛**。

  - 在上海:分布于**崇明东滩**等湿地。

3. **食物**

  - 吃**昆虫、蜘蛛和芦苇种子**。

  - 用强壮的嘴咬开种子或捕虫。

4. **能力**

  - 控制芦苇害虫。

  - 反映芦苇湿地是否健康。

5. **现存数量**

  - 全球:不足1万只(中国保护物种)。

  - 上海:崇明等地约数百只。

6. **威胁**

  - 栖息地丧失:芦苇被砍伐用于开发。

  - 污染:污水毒害昆虫。

  - 入侵植物:杂草侵占芦苇丛。

7. **保护措施**

  - 芦苇保护区:上海保护崇明等湿地。

  - 种植芦苇:帮助筑巢和觅食。

  - 科学研究:追踪数量和习性。

---

### **狗獾**

1. **特征**

  - **外貌**:灰棕色皮毛,**黑白条纹脸**,强壮的挖洞爪子。

  - **行动**:短腿行走或奔跑;夜间挖深洞。

2. **栖息地**

  - 生活在**森林、草原或农田附近**。

  - 在上海:罕见,可能出现在**崇明岛**或郊区。

3. **食物**

  - 吃**昆虫、蠕虫、小动物、果实和根茎**(杂食)。

  - 用利爪从土中挖掘食物。

4. **能力**

  - 松土促进植物生长。

  - 减少农田害虫。

5. **现存数量**

  - 全球:数十万(数量下降)。

  - 中国/上海:城市极少,农村较多,具体未知。

6. **威胁**

  - 栖息地丧失:森林被开发为农田或道路。

  - 捕猎:因皮毛或传统医药被猎杀。

  - 污染:农药毒害食物。

7. **保护措施**

  - 保护区:上海崇明等自然保留地。

  - 法律:禁止非法捕猎野生动物。

  - 教育:教导农民减少农药使用。

---

### **扬子鳄**

1. **特征**

  - **外貌**:深绿色鳞片,**短宽嘴**,强壮的游泳尾巴。

  - **行动**:水中快速游动;陆上缓慢爬行。

2. **栖息地**

  - **中国特有**!生活在湖泊、沼泽或缓流河流等**淡水**中。

  - 在上海:主要分布于动物园(如上海动物园)。

3. **食物**

  - 吃**鱼、青蛙、螺类和小型哺乳动物**。

  - 夜间用利齿捕猎。

4. **能力**

  - 维持水生态平衡。

  - 挖掘洞穴为其他动物提供住所。

5. **现存数量**

  - 全球:野生不足**200只**(极危)。

  - 中国/上海:多数在安徽、浙江;上海动物园有少量。

6. **威胁**

  - 栖息地丧失:湿地被抽干开发。

  - 污染:污水危害健康。

  - 非法捕猎:因皮或药材被杀。

7. **保护措施**

  - 自然保护区:安徽扬子鳄保护区。

  - 人工繁殖:动物园繁育并放归野外。

  - 法律:严禁捕杀或买卖。

---

### **长江江豚**

1. **特征**

  - **外貌**:光滑灰皮肤,**无背鳍**,圆头带“微笑”嘴。

  - **行动**:水中快速游动;跃出水面呼吸。

2. **栖息地**

  - **中国特有**!生活在**长江淡水**及邻近湖泊。

  - 在上海:偶见于**长江口**。

3. **食物**

  - 吃**小鱼、虾和鱿鱼**。

  - 用**声呐**在混浊水中定位食物。

4. **能力**

  - 反映长江生态健康状况。

  - 帮助控制鱼类数量平衡。

5. **现存数量**

  - 全球:约1,000只(极危)。

  - 中国/上海:多数在长江中游;上海附近不足100只。

6. **威胁**

  - 水污染:化学品和垃圾毒害家园。

  - 船舶交通:船只撞击或干扰。

  - 过度捕捞:食物减少。

7. **保护措施**

  - 禁渔区:长江部分水域禁止捕鱼。

  - 法律:禁止非法捕捞与破坏栖息地。

  - 救援中心:救治病豚并放归。

---

### **中华鲟**

1. **特征**

  - **外貌**:巨型鱼(最长5米!),灰褐色带**骨板**,尖吻。

  - **行动**:长距离洄游;栖息于河流与海洋。

2. **栖息地**

  - **中国特有**!生活在**长江与东海**。

  - 在上海:洄游至**长江口**产卵。

3. **食物**

  - 吃**小鱼、虾和昆虫幼虫**。

  - 用敏感尖吻在河底觅食。

4. **能力**

  - 维持长江生态平衡。

  - 存活1.4亿年的“**活化石**”!

5. **现存数量**

  - 全球:野生不足1,000只(极危)。

  - 中国/上海:因水坝阻隔,上海几乎绝迹。

6. **威胁**

  - 水坝:三峡等大坝阻断洄游路线。

  - 污染:污水危害鱼卵与幼鱼。

  - 过度捕捞:被误捕或非法捕捞。

7. **保护措施**

  - 保护区:长江部分水域禁渔。

  - 人工繁殖:科学家培育幼鱼并放流。

  - 水坝改造:建“鱼梯”助其通过水坝。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