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或长或短,主要还得听天由命。我时常思考我这一生要努力成为什么样的人,要精彩还是平淡?要财富还是要自由?然而不论我怎么样思考和计划,我首先要做的就是过好今天。
和我的成长环境有关系,从小父母就会帮我安排好很多事,因此慢慢的,我就觉得这些事情是父母应该安排好的,并且别的父母也是这样在做的。刚开始有这个心态的时候是并不自知的,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思维习惯,自己不愿意主动计划和安排,也自然不懂的如何安排任务,不知道怎么样把事情做得周到,做到全面我期待问题明天就能自动消失,下一秒就能天上掉下馅儿饼。长大以后当父母遇到某些事情没有帮助自己的时候,自己就开始变的非常焦虑,恐慌,常常责备父母。
没有人告诉我们这些事情本来就是应该由我们自己来做的,没有人有义务要帮助我们做什么。
衣来伸手的时代过去了,父母老了,但是我们的思维习惯像是脱轨的列车一样,完全不受控制。好在这样的代价很大,有一天我们因为损失太大被破停下来,那时候已经是满目疮痍。
更残酷的是,自己野心还不小,不愿意成为普通的路人,又无法认清自我,野心与现状的巨大差异,又一次给自己当头棒喝。不得不承认自己的不足,寻找出路,开始认识到“读好书,交高人”的重要性。开始知道如果不愿意从头做起,就永远不可能弯道超车。
可是过去不够成熟的我们总是告诉自己“事情明天也可以做……”。才有了我们不断拖延的思维习惯。
我们知道如果事情不提前解决,一定会出现重大问题,但是在问题困难到来之前,我们依旧心存侥幸,期待奇迹来拯救自己。比如信用卡还款,比如健康等等,大多情况下,问题永远都在,于是当问题降临,我们无从下手的时候就开始焦虑,浮躁,气馁,自我否定。
当然我就是这样度过了我28岁以前的每一天。28岁是我心智上的分水岭,从这一年以后,我不敢拖延,尽管有时候还会犯错,但是我不再自我否定,我掌握了规律,和学习力同样重要的是自信心。
因此,我反复提醒自己,很急就更不能着急。这听起来像是对立面,原因在余表达立场的差别。很急时现状的描述,描述了问题的紧急程度和重要性,不着急是一种自我对话,是高情商的自我情绪调节。
只有高度的自律,才能足够清醒,只有足够的清醒才能自信,自立,才能不断的健全自己的心智,让自己成为一个深沉厚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