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这几周的《武志红的心理学课》时,这句“自体都在寻找客体,我永远在寻找你”从第一次出现,便印入我的大脑中,并在我觉得头脑很乱的时候,会蹦出来。
这几周,武志红老师在专栏《武志红的心理学课》里,提到了这样两大主题——自恋和攻击性。
这两周的内容,几乎每篇看完,我都会有深深的压抑感,像是内心有一股力量,沉睡多年,突然间受到外界的刺激,开始想要觉醒并冲突体外。而我因为害怕这种力量地涌出会带来失控,于是极力地压抑。这是什么力量?为何会在我阅读自恋与攻击性这两部分内容的时候,内心会有这种力量地涌动?
在解开这个谜团之前,我尝试向内审视自己,给自己做一个相对客观的分析。
我总给人温和的印象,容易获得好脾气的评价,并在人际交往中,不常表达自己观点,很多时候喜欢保持中立。这种外部体系的评价,大概从我大学时期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基本没什么变化。
在工作当中,我能完成自己的工作,并能获取不错的成绩,但会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规则,确定自己对工作的一切行为都在规则之内,这应该是先确定自己安全再在安全之下去完成工作内容。
因是家中长女,从小被要求懂事,也因为在懂事的表现能获得父母的认可,养成了我从小行事都秉承不给父母添麻烦的原则,更是从外出念书时起,养成了跟父母报喜不报忧的习惯,即便有些事情难以做决定,也咬牙憋在心里,一个人硬撑硬抗。
这些自我审视的内容可以归为社会行为的表现。
人格特征方面,在向内审视的时候遇到了阻抗。阻抗的表现就是在敲字的过程中,会不停的想离开座位,想找东西吃,想去卫生间,想看看时间,想刷手机看是否有新的消息。这些阻抗行为可以肯定为自己在回避自己的一些意识,害怕这种向内审视会发现那些被掩藏的潜意识,最害怕的是这些意识一旦被发现,可能会破坏我对自己原有的认知。
回到自恋和攻击性上来,关于这两点,武志红老师给出的内容,很确定的表明每个人都是自恋又具有攻击性的,可我在审视自己的时候,看到自己既不够自恋也难有攻击性。
我一直在追求成长,一直希望自己能不断地走出舒适区尝试新事物,并拥有所谓的“才华”。这一系列的行为动机是我认为只有才华的增加,才能拉升我的整体形象,只有才华足够多才能填补自己在形象上得不足。
用在外形象来举例,成年后虽然会有人告诉我,我的在外形象不差,但我总认为自己既不漂亮也没有好的身材,不管在家还是在外面,都不会朝镜子里的自己多看一眼。总觉得镜子里的自己灰头土脸实在没什么好看的。
同样,我的攻击性也似乎被压抑了。我就是那种尽量不和人发生冲突,即便发生了,争执结束时,我才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在争执过程中其实好几个地方是可以很好的变被动为主动的。
这个时候,出现这样一个念头:我不够自恋是因为我依赖外部评价,不能主动认可自己;我是有攻击性的,但温和好脾气会让我获得好的外部评价,所以,我会极力压抑自己的攻击性,因为我需要通过这种外部评价来确定自己的安全。
一如在工作中,不越雷池半步,要先确定自己是安全的,再去完成工作内容。甚至从来不主动提出加工资的请求,公司主动加工资,也是给多少都行,这都是因为,害怕自己的主动索取(即便是合理范围内)会让自己陷入不安全感中。
至于为什么会在自恋和攻击性上,都像是没有能量流动,应该会和我的成长历程有关。过去影响着现在,塑造着未来,在记忆深处,与哪些客体之间发生的事件在影响着我?而我缺失的能力如果回归,将会被谁接住?这会是我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去寻找的方向。
我相信,寻找自己的过程,也是最近内心各种谜团解开之时,这个过程可能不会很快,但,我知道,心灵的事慢慢来才比较快。
自体都在寻找客体,我永远在寻找你。找到客体和你之前,我在寻找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