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很荣幸邀到几位热爱学习的小伙伴开展了一次“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学习活动,因为对此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很高兴在这里和各位分享。
一、什么是“无领导小组讨论”?
“无领导小组讨论”最开始是德国军队选拔军官的一种方式,后来被美国商业组织广泛采用,前些年引入到中国。目前广泛用于公务员面试、大型机构求职、管理类(MBA)升学面试。
主要形式是:不设置核心领导,在限定时间内大家自由发挥,在讨论中确定提供的商业案列解决方案,同时指定一人做最终汇报者。
大体流程是:5-10分钟阅读材料——轮流个人发言——自由讨论——最终汇报。
二、为什么要学习“无领导小组讨论”
正如前文所说,公务员面试、大型机构求职、管理类(MBA)升学面试,都可以用的到这一类的学习经验,作为HR、作为商务人士,多少还是要了解一点。
同时,如果纵观整个人类发展历史,权力的斗争无处不在,比如古代朝堂上有一朝天子一朝臣,后宫有宫斗,现代职场中有《杜拉拉升职记》,家庭里有《婆婆来了》。隐形的权力之争无处不在。
如何“快速的和其他竞争者达成合作”这个问题正在考验我们这些有志者于在职场展露头角的人。“无领导小组讨论”中通过语言来影响他人、推动方案进程的方式方法可以适用于各种商业化场景,而不再仅仅只是适用于面试.
三、“无领导小组讨论”学习的经验分享
接下来我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按照“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流程来逐一介绍.
首先是大概明白一下“无领导小组讨论”主要角色:时间官、记录员、汇报者、领导者、会议推动者、意见提供者。
角色可以兼任或者一人一角,一般发言最多或者发言精彩、能够推动最终方案确定的人会更容易被考官记住。
“无领导小组讨论”大体流程是:5-10分钟阅读材料——轮流个人发言——自由讨论——最终汇报。
我们本次的学习活动很荣幸有8位同学(后文将以“一号”“二号”来称呼)的参与和2位有经验的学长来做最终点评。我将在介绍中加入两位的意见,感谢二位学长的大力支持。
1、阅读材料(5-10分钟)
分发材料之后,是时间官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我们意识到了时间的重要性,所以委派了一位戴手表的男同学来做时间官(展开个人联想:商业精英们大多习惯于戴手表,也许是暗示我们:他是时间的掌控者)。
由于时间官第一次参加“无领导小组讨论”活动,所以其实其他人并未得到明确的时间提示。原本约定5分钟阅读,结果3分钟之后第一位同学就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回看视频时才发现的)。
我作为二号,才刚刚把大体思路理出,所以匆忙上阵陈述,表现不佳。“对材料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一些”。充足的阅读时间是好的发言的前提,适当多一些思考时间并不是坏事。开始发言前可以用一两句解读一下商业案例,再提出更具体的建议。
2、轮流个人发言
三号同学很有主见。一方面多次使用“完全不用Care材料中的XX人的想法”“肯定”之类的说辞,令我个人感觉过于主观。但另一方面却又显示出,领导者有魄力、有决断力的一面。后面果然她也很强有力地争夺到了戏份比较多的角色,领导者、记录者、汇报者。
其他各位同学也都发表了很有见地的发言,但是还是比较零散。
后来学长们的点评“先发言的可以提出一个建议的框架,后发言的可以汇总前面同学的内容搭建一个汇报框架”。如果能够提出一个被采纳的逻辑主线、汇报框架,那么对整个方案的推动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如果自己的核心观点和前面的同学雷同,可以简单做个总结和补充,但是要有一点变化而不是完全相同,这会显得毫无主见。领导者是既能采纳他人建议,同时又能坚持自己立场的人,不能包容和没有主见的人通常被默认为“不合格的领导者”。
3、自由讨论环节
到这个环节8号优先和3号开始了一些讨论,8号提出说3号的方案太过于长期,三号顺势就提出我们把方案按照“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来进行。一个简单的汇报框架就这样诞生了。
按照学长们的点评:如果8号优先提出“长期”和“短期”,那么她就更加能够起到一个领导者的作用。但是她提出的问题被3号化解,主动权就转移到3号身上。加上3号自告奋勇来做记录,基本上主导权就被三号取得了。大多数情况下,主动的人具有更多选择权。
学会赞同他人,一方面用Yes and”句式比“Yes but”和“No but”更加容易获得他人的赞同,见解更容易通过。另一方面,选择一两个比较优秀的同学以“赞同”的方式结为盟友,将会在后面的交流讨论中取得更加优势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好的具体的建议也可以很出彩,但是其实这并不容易,而且过于专业的知识有的时候考官和其他组员无法理解,所以在“专业性”和“可被理解性”同样重要。更多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来推动,较少部分是专业者的建议角度。
4、最终汇报
最后的汇报是由三号来进行,我们在五分钟前也做了一次的复盘和纠错,对措辞进行了一定的润色。然后才正式向“考官”进行汇报。
我觉得这个还算是比较出色的一部分,重新以管理者的角度去系统性的回顾下所有的方案细节。比匆忙定案或者只有汇报者自己知道要说什么更能稳定组员的情绪。
因为汇报之后时间还有剩余,充当“考官”的学长问“还有没有人要补充”,我很激动地为了抢夺戏份又来说了几句毫无新意的话。当我回看视频时发现的确是画蛇添足,反而影响了整个方案整体协调性。所以如果不是特别有建设性,不是很建议再做补充。
四、其他常用话术推荐
我有去网上观看了一些教学视频,在电子书上浏览一些书籍,发现有一些话术可以被通用在不同的会议场合,尤其是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这里共享给大家。
1、先发言的人
“各位考官、各位同学号,我是1号考生(不说姓名),很荣幸第一个发言,接下来我来抛砖引玉,欢迎各位指正......”
2、后发言的人
“XX号同学的发言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在此基础上,我们不妨深化一下,(引出自己的观点)”
“刚刚我认真地倾听了各位组员的发言,很有见地,为了更好的展开自由讨论,我简单地总结了一下大家的观点,帮大家理清一下思路......”(提出汇报框架)
3、其他推动讨论进程的话
一般以时间为准绳更加有利于推动讨论进程。
“我们的讨论已经很充分,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时间只剩下XX分钟,我们要立刻汇总我们的观点。”
“现在时间只剩XX分钟,请各位用更加精炼的语言来表达,给后面的同学留一点时间。”
汇报者的话术:“感谢各位组员把回报的机会给到我。尊敬的考官,经过我们组员充分的探讨,以XX为标准,最终达成以下方案......,以上是我们小组的方案。”
五、总结
总之,我所理解的“无领导小组讨论”,就是在讨论中尽量多地去发挥影响力,推动整个讨论的进程,于此同时含蓄又主动地去向大家表明自己的作用和价值。
商业化社会,竞争与合作无处不在,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以后参与类似的“舌尖上的竞争与合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