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时间(一):春华秋实

“春秋”在中国的文化里有着非常特殊的含义。我们习惯将“历史”叫做“春秋”,古人云“万物聚散都在春秋当中”。余老在《时间之书》中为我们从时间的角度解释了其中缘由:“中国人将‘春秋’这一时序当做时空,当作历史,当作审判,是因为庄稼春生秋熟。春生相当于历史之因,秋熟相当于历史之果,春来秋去的循环就是时间,而时间的循环就是历史。”

春耕秋收,这是关系到生命是否得以延续的重要时刻。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让置身于都市的我们很难感受到人与土地的血脉相连,但是当春风拂面,秋叶凋零,节气的转变依然会在我们生活中留下你难以忽略的印记。

                          从立春到谷雨

                  万物从寒冬中逐渐复苏

                      在雨水中拼命生长

                          君子无妄之行

                              类族辨物

                              和而不同

当春雷响起,万物也便随之自然生发。《易经》将其描述为“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简单说来,就是天空电闪雷鸣是为了摧育万物生长,而非要用来炫耀,在行动时无邪念,不造作,保持真诚,这就是无妄。君子顺应时节,知进知退,志在成就万物而非利己。

从阴阳的角度来说,先哲们认为此时阴阳各归其位且分布均匀,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理想状态,也是人们努力追求的一种均衡状态。春雨降落,预兆着秋天的好收成,一切看似都很美满,但先哲却要求“思患而预防之”警醒后人。常言道“晴带雨伞,饱带干粮”,这就是雨水时节的“道”。

之所以谓之“惊蛰”,是因为此节气前后雷雨增多,电闪雷鸣地惊醒了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并且雷雨过后,土里的种子也从地里长出芽来,蛰伏了许久的桃花也在这个节气盛开。

《周易·丰》说道“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就是说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满月之后便是残月,天地间的胜败兴衰,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着变化。而惊蛰告诉我们的道理,在于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惊蛰的雷声,要我们从沉睡中醒来,更要从混沌中觉悟。

春分日,南北半球昼夜相等,白天与黑夜也相等时长,也是整个春季的中段,春分之后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意味着温暖春天的到来。《易经》说,“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同人的气象,就是指同类或同一个方向。天在上,火燃起来也向上,这样就是“同人”了。君子应当在人生当中找到自己的“同人”,辨认自己的同志、朋友和师长,分清敌友,并且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君子在此时空,当以类族辨物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名“清明”。清明节的主题是祭祖和踏青,在孔子看来,祭祀行为本身就是让人明白要有所节制、有所敬畏。“君子以制数度,以议德行”,在清明之时,面对先祖,君子该反省自身的德行是否有偏失,自己是否能成为一个“清明”的人?

传说仓颉造字不要上天的奖励,只求老天让人民五谷丰登,故人间下了一场谷子雨,这就是“谷雨”的来历。谷类作物在此期间快速生长,而人们也投入繁忙的生活。阅尽春色好风光,此时空给出了“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的警示。火与水火虽然相互排斥,但也有共同点,找出共同点则可以归为一类。同理,在相同的一类事物中,我们也应当察觉出其微妙的差异,和而不同。“异”与“同”本无定论,因时制宜,不断变化

                          从立秋到霜降

              万物经历了极盛转衰的历程

                          君子未雨绸缪

                              辨物方局

                              积善成德

《历书》记载:“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秋天庄稼丰收,各种纷争也将就随之而起,正所谓“多事之秋”。国家层面有 “沙场秋点兵” ,古人在秋收之后便开始谋划对外的侵略战争;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偷割别人麦子这样的利益纠纷频发。立秋预示着丰收的开始,却也是各种纷乱的开端。因此古人劝诫我们在立秋的时候要“作事谋始”,从事情开始的时候就做好谋划,避免后期引发争端。

“处”意为“去”,处暑时节意味着暑气至此而止,天地肃杀之气渐浓。此时天地中午如夏日炎热,但是夜里如冬夜寒凉,一天之中冷热变化很大,有如水火相冲之态。《周易·未济》中对此时空的描述为“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意为“水火不能相交,则未能发挥济物之功,君子观此象以慎辨物居方。辨物必如火之明,居方必如水之聚。辨物使物以群分,因水火各异,故于异中求同;居方使方以类聚,因水火各居相对之位,故又当同中求异,如此则物以群分,方以类聚,分定不乱,虽未济而成既济矣。”

白露节气有一个重要的人文含义,教化与启蒙,学习德行与教养。白露的到来,人们收获了庄稼并且相互交换生活用品,礼尚往来,来来回回之间就逐渐就衍生出了各种规矩和礼仪,君子在此时节也要“常德行、习教事”。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国学校新学期的开端会被定于每年的9月初。

《春秋繁露》中说到:“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日将历时九十天的秋季一分为二,也是秋季中最美的一段时光,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但是在丰饶的景象之下,秋分的本质在于收养生息。春生春种,秋收秋藏。《周易》中说“君子以独立无惧,遁世无闷。”,讲的就是君子不畏惧特立独行,不苟同于世,就算是隐居避世也不会觉得苦闷。秋分时节君子要内修,要自省,要培养内在的气度与博大的胸怀。

秋分之后人们本应遁世而藏,但是寒露前后反而有很多外出活动,似乎想要在拼命享用这一年中最后的华美风光,感受大自然最后的生机。关于寒露的记忆总是与外出活动相关,我们的国庆长假便定在寒露之前,寒露之后的重阳节也是秋游登高的好时候。这种过度的行为,便是矫枉过正

霜降已是深秋,大自然的运行逐渐进入了另外一种模式,人们应该从大自然的变化中,找寻事物发展的规律,反观自身,防微杜渐,修养德行。霜降的另一个重要启示便是要注重积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为接踵而至的寒冬做好准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816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729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30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80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890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84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51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1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55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66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09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04评论 4 33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50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21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28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24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