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干燥的冬季,冷不丁你会被静电“咬”一下,晚上脱毛衣会有啪啪的静电声,拿起塑料尺子在头发上擦几下它就能够吸引小纸片。这些都是摩擦起电现象。
虽然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认识了摩擦起电现象,但是并没有弄明白摩擦起电是怎么一回事。直到随着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尤其是电子显微镜的出现,人们才认识了原子的内部结构。知进了原子是由核外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带正电核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一般情况下,质子核带有几个正电荷,原子核外就有几个电子,望样正负电量相等,整个原子对外不显带电性。
但不同的原子束缚电子的能力并不同,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差的物体上的一此电子就会跑到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上去。这样一个物体上有了多余的电子,另一个物体上有了多余的正电荷,两个物体都显示带电性。由此可见,摩擦起电只使物体上的电荷发生了转移,并没有创造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