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第八十四篇:创新思维——何帆读书俱乐的行动指南3(上)

对创新的误读

“要想停留在原地,你必须拼命地朝前跑”,在这个加速生存的时代,你必须成为一名创新者。
何帆老师推荐的书是凯文·阿什顿《被误读的创新》,书的原名How to Fly a House。阿什顿被称为“物联网之父”,他是麻省理工教授,也创办了许多家高科技企业。

创新不是天才人物的特权

一个误解:很多人觉得创新是天才人物做的事情,跟院士、博士做的事情,我们一个普通人做不出什么创新的。
天才通常被定义为,通过智商测试,得分很高的一些人。可是经过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刘易斯·特曼研究。通过他发明的斯坦福-比萘测试。加州20多万小学生筛选出1500天才儿童,智商都在150以上。这些天才儿童成就非凡,发表论文,写书。但是绝大多数最忠诚就不是很大。有当警察、卡车司机、清洁工的。
由于智商不高,没被特曼教授选中的孩子里有个叫威廉·肖克利,还有一名叫路易斯·阿尔瓦雷茨,这两个男孩子都得了物理学诺贝尔奖。
可见,智商高低跟一个人能不能创新,能不能成功,没有直接关系。

创新无法归功于某个人

第二个误解:我们喜欢英雄人物,所以把伟大的发明创造归功于明星人物,比如,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如果读过科学史,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爱迪生只是改良了电灯,莱特兄弟并不是第一个造出飞机的人,他们只是试飞最早。
著名社会科学家罗伯特·默顿讲到,把创新的荣誉单独授予某个人的做法是有缺陷的。
所以,创新很大程度是借鉴和继承,不是天才人物的灵光一现,创新不是一滴水的贡献,而是无数人的努力最终汇聚起来的。

创新就是跳出僵化的思维框架

创新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创新就是要跳出僵化的思维框架。最早研究创造性思维的德国心理学家卡尔·登克尔,方法非常简单,他向人们提出问题,然后让人们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把自己的思路说出来。这就是“离线思维”,也就是说,我们的语言是为了帮助我们进行复杂的思维推导。
登克尔最著名的“蜡烛问题”,一根蜡烛、一盒图钉,怎样把蜡烛固定在门上,让其照亮房间。通常是融化蜡烛固定、另一种是用图钉固定。最好的方法是:用图钉固定盒子,然后将蜡烛放在盒子里。
为什么第三种方法想到的人很少呢?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图钉盒子原本不是用来当托盘的。这种固定思维模式阻碍了我们做出创新。为什么有人能够想出来呢?他们想到显而易见的两种方法,觉得不实用,但是他们会继续想,最关键的是要找东西把蜡烛托住,那就再找个东西,于是就想到了把盒子当托盘。
所以,创新思维有几个特点:第一,问题导向,也就是说,创新思维要明确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二,不断反馈。为什么大多数人止步于前两种方法,是应为他们觉得这样差不多就行了,事实上,这两种办法都是行不通的。能够想出来第三种办法的人们无非是不肯放弃,多做几次尝试。第三,跳出思维框架。这就是说,陷我们与无知的,恰恰是我们的已知。
总之,创新并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创新不是天才人物才能干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的灵光乍现。创新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以问题为导向,不断试错,不断反馈,一小步一小步从已知到未知。
如果你没有创新,那很可能是因为你还没有开始尝试。创新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动手工作,最不能做的事情就是放弃。不要害怕失败,失败是教训,不是损失;是收获,不是耻辱。“再试一次,再失败一次,但是你要保证每一次失败都比上次更好一些”

创新要从哪里开始?

棉花糖挑战:我们为什么失去了创新能力?

一个团队建设的游戏,用二十根意大利面条、一根绳子、一卷胶带、一个棉花糖,目标是搭建一个塔,要尽可能的高,而且能够把棉花糖放到塔尖上。每队18分钟时间,到时间不能用手扶。
游戏是检测团队之间如何协调、合作。游戏表现最佳的是五六岁的儿童。幼儿园的孩子搭建起来的塔平均有27英寸高、CEO们只能搭成21英寸高,律师搭建15英寸的塔,最差是商学院学生只有10英寸,大约是幼儿园孩子的三分之一。是什么原因呢?不是商学院学生不聪明,而是孩子们一上手就干,学生们先讨论半天。孩子们在18分钟内不断尝试,5分钟就试着把棉花糖放在塔尖上,然后调整。商学院学生通常只是把棉花糖放在塔尖上一次,而且大多是在最后一分钟,这才发现棉花糖比想象的要重。(不是问题导向)。
这个测试告诉我们:创新就是要在行动中思考,而不是在思考后行动。

激情比奖励更能推动创新

看看猴子怎么创新。哈利·哈罗威斯康星大学教授,他养了一群猴子,在猴子笼里留了一些谜题。比如,他留了一些缠绕住的铰链,观察猴子会不会解开铰链。如果猴子解开了,就在出一道更难的题。一周以后,猴子们都学会了,而且乐此不疲。
哈罗改变游戏规则。看能不能用奖励激励,当猴子解开谜题后,就会得到食物奖励。出乎意料,猴子解开谜题的积极性反而降低了。
人和猴子是一样的,当我们做创造性工作时,我们最大的动机是兴趣,而不是奖励。
好消息是:创新是不需要鼓励的。坏消息是:即使金钱等手段鼓励,也买不到好的创新。

独自工作

讲完动机,来谈谈工作模式。
不少机构习惯开“头脑风暴”会,然而事实证明,最佳方式不是头脑风暴,而是“闭门思考”创新是一种持之以恒凭兴趣干的事情。这也就是我们谈的过的“深度工作”。在这个处处分心的时代,能够把一件事做好,实在不容易。但是比独行侠好些的事,组建小分队。创新可以是个人的事情,也可以是小分队的事情,但从来不是一个大机构的事情。

总之,想成为一名创新者,就要学会动手去做,一边做,一边改,不要一上来就计划。在创新中计划是赶不上任务的。不必费心激励成员,创新的动机是激情与兴趣。大机构、传统机构,会不由自主的阻碍创新,真正的创新在荒野之中,是一小群冒险者干的事情。

人们其实不欢迎创新?

创新其实并不难,创新不是来自于灵感,而是行动,如果你有了创新,你会发现,让别人接受你的创新,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当你决定要做一名创新者之前,要记住,你的志向是要把创新奉献给世界,但这个世界是不会喜欢你的礼物的。你一定会感到孤独,受到嘲讽,如果你没有受到排斥,那只是因为你不够创新。创新者还必须学会一门必修课,就是如何坦然面对人们的拒绝。

创新会受到人们的排斥

“酒香不怕巷子深”,真是这样吗?创新者遇到的最痛苦事情不只是失败,而且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终于成功了,却要受到世人的排斥。
19世纪中期,很多产妇分娩时会得产褥热,死亡率非常高。维也纳医院医生伊格纳兹·塞麦尔维兹,他发现医生们解剖完尸体后去接生,会不会是产褥热从尸体上以某种方式带到了产妇身上?于是他劝说医生接生前先洗洗手,在此之后维也纳总医院孕妇死亡率由18%下降到了2%。
效果这么好,是不是洗手做法就会立刻流传了?不是的,他的做法惹恼了医学界。大家觉得他是个疯子。无知的人不是阻碍新知识的最顽固力量,相反,有知识的人成见更深。在塞麦尔维斯的时代,细菌会导致疾病没人知道,医生自古以来认为疾病是由于身体失衡造成的,所以疾病不会传染的。他显得格外离经叛道,于是同行纷纷指责他,最后居然失去了工作。郁郁寡欢中的他,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入院两个礼拜后就死了,连参加他葬礼的人都没有。

这种排斥未必是坏事

这是个悖论。我们原则上喜欢新思想,但在实践中排斥新思想。鼓励学生创新的老师,遇见与自己不一致的思想时,也会很抓狂。政府所有鼓励创新的政策,其实没有找到激发创新的诀窍,真正创新者是不需要政策鼓励的。
“盖兹尓斯-杰克逊效应”:具有高创造力的学生更顽皮、更不守规矩。人们更喜欢乖巧、规规矩矩、更符合预期的孩子,这是对创新的排斥。
它反映出人的本能。我们天生倾向于排斥新的事物。在我们但按哦中负责记忆的海马体被连接到两个被称为“杏仁核”的神经元小球上。如果出现的熟悉事物,海马体马上被激活;但如果是新事物,海马体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记忆,被鉴定为不熟悉,之后向杏仁核发出信号,我们会感到抵触和反感。
除了生理机制会排斥创新,在一个群体内部,人们更加排斥创新。创新会破坏群体内部的秩序和团结。我们会对提出与不一样观点感到非常犹豫和痛苦,因为我们害怕跟别人不一样,会遭受耻笑和排斥

做自己的批评者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首先,你不能不让别人批评。创造出来的新生事物,就是要被别人批评的。“一个人不能仅仅因为遭到迫害就达到伽利略的地位,他还必须是正确的。”大部分情况下排斥他们的也不是坏人,反对新事物的人也是真诚的。
其次,你要做自己的批评者。要当一名创新者,必须对自己高度怀疑,比别人更严苛的批评自己的创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成果,用更为严格的标准测试自己的假说。阿什顿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本来就倾向于拒绝你,所以不要给他们更多不必要的理由。那些能够在私底下遭受的失败,永远都不要让它们在公共场合出现。因为私底下的失败,代价更小,痛苦更少”

总之,创新会遭受的排斥。人类本性来讲就不喜欢新的事物,这是一种演化过程中出现的自我保护机制。我们人类还是一种群居动物,所以出现异端,会感到反感、恐惧。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做最苛责的批评者,在公开自己的创新之前,反复评估,推敲,完善,尽可能不给批评者更多机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444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421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036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63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6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02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11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80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36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14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90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48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31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1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67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7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