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杰战友说过一句话:一个人不想动,一群人走得又快又远!
写作,分为四个阶段:起步阶段、提升阶段、平台阶段、成熟阶段。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覃杰战友的这句话是怎么样在这四个阶段串成一个循环的。
一、起步阶段
1、10篇以内:对自己写作能力的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起步阶段:容易放弃期,没有点赞、没有反馈、容易丧失信心、容易放弃;
大多数人不能坚持下去,因为他们关心阅读量。
文章发表后,拿起手机,不时刷新一下,结果阅读量很少。但在一开始,如果你没有得到更多反馈,可能会对你的自信心造成很大的伤害。
快速反馈,是坚持的秘诀
”咬牙坚持“的写作是没有用的。好的写作,依赖的秘诀通常是“快速反馈”。
如果你写的文章有一群人经常关注,而且会迅速把读后的感受和建议反馈给你,你对写作的兴趣和动力会持续增长。
人的大多数行为是受本能脑和情绪脑控制的,这两位缺少创新,也不考虑未来。而写作是靠理性脑来控制的,但只有理性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说服“本能脑”和“情绪脑”,让它们俩也支持“理性脑”,达成“三脑合一”的心流状态,然后,就能坚持长期写作。
那么在一开始,写作没有产生心流状态前,就要用“鼓励”、“赞美”、“支持”,让“本能脑”和“情绪脑”感受到安全和快乐,写作带来快乐的神经链接开始产生,脑细胞是成年后依然在生长的,写作和快乐、写作与心流体验的链接会越来越粗、越来越强。渡过最初的“容易放弃期”。所以,“一个人不想动,一群人走得又快又远”。
此时是自我验证和自我怀疑最强烈的阶段。对自己是否适合写作的担心,和初步尝试后的小欣喜,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读者是否出现,读者的反馈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对初始写作的人能否建立自信很重要。
信任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孩子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初次写作的人也像孩子一样,希望得到正面的反馈、以及建设性的意见和具体的建议。这可以让初写者,充满希望和动力。
2、达到30篇:写作方向与内容的不确定性
这一时期,初写者已经把自己思考的有质量的内容(存量)已经写得差不多了。如果你一个人在写,大多数的初写者,可能会懈怠下来的。这时候最容易出现“一个人不想动”的状态。
同时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能,如,标题、开头、情节、结尾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体会到了发出自己的声音的快感。但还缺乏专业写作的方法和系统。
在没有太多读者的起步阶段,养成良好的阅读、思考和写作的习惯很重要,而同伴和读者的鼓励、专业的进阶训练,对初写者很重要。尤其是有系统的反馈,确定写作的方向,如007覃杰提出:"写作+自己的从事的职业“或者”写作+自己喜欢的研究“等这样的定位。
积极的反馈和与自己从事的专业和兴趣相结合的定位,可以帮助你渡过写作方向和内容的恐慌期。
这就是“一个人不想动,一群人走得又快又远”。
二、提升阶段
3、达到60篇:主动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在这一时期如果初写者表现出的主动探索受到鼓励,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她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写者奠定了基础。如果别人讥笑初写者的独创和想象力,初写者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旧的写作方式,缺乏自己开创新领域的主动性。
当初写者的主动创作超过不确定恐慌时,他们就有了独特的思想: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会被失利、负疚感和讥讽的恐惧所限制。
而在007写作群里,每次一起发布各自的文章,上下楼相互点评。另外还有专业的点评官进行点评、有专业的作家直播分享写作经验。
在点评别人的文章时,点评者的眼界和写作水准也得到提高。被点评的人,也每周得到一次提升。每次直播,又能得到写作思维和认知的提升。
这就是“一个人不想动,一群人走得又快又远”。
4、达到100篇: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这一阶段初写者掌握了写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100篇,他们就会获得成就感,这使他们在生活和承担工作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如何用团队的力量,让初写者走过100篇的坎,是一群人走得又快又远的秘诀!
当初写者达到100篇,并被广泛宣传后,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这种”能力“的品质是不受困难和挑战而削弱的。相反,完成写作所产生的是自由写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及时又有质量的反馈帮助初写者走过能力不足的阶段。
这就是“一个人不想动,一群人走得又快又远”。
三、平台阶段
5、不以篇数来论,关键看写作的瓶颈
一方面写作的能量开始下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写者面临的冲突,感到困扰和混乱。如果没有建立长期写作目标的写者,会容易陷入瓶颈期。如果是一个人,大概率就不想动了。内心充满纠结而停止写作的话,很容易放弃。褐石公[hè shí gōng ]也是经历过这个阶段,当生活不易时,我们普通人首先放下的是包括写作在内的不直接产生效益的梦想,只有少数人才能坚持写作或自己的梦想。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就是“一个人不想动”。
有的写者觉得缺乏灵感,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写者,太过依赖灵感。
有的写者觉得缺乏素材,生活的体验有限,深度思考陷入僵局。
有的写者发现思维枯竭,陷入自我的习惯性无助中……
当一群共同爱好写作的人,有意识安排讨论各自的未来。长期目标和长期价值,可以让写者有一种统一性的感觉。持续追求清晰的目标可以不断增强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作者的写作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
当一群人一起陪伴着写作,一起探讨着各自写作中遇到的冲突和瓶颈时,会让参与的写作者产生自我认同的同一性:相信我和世界的关系是简单的,一切冲突都可以有双赢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人很难体察到的力量,而一群有共同爱好的人,很容易让你有自我认同的同一性。
这就是“一个人不想动,一群人走得又快又远”。
四、成熟阶段
6、真实的面对自己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自我认可)的作者,才敢于直面自己和世界的冲突、自己和别人的冲突、自己和自己的冲突;而把这些冲突写出来后,却会激发出所有读者的共鸣,因为这是人内在都面临的,真实存在的,甚至一直困扰着每个人的冲突。
任何技巧,已经不再重要,而所写的思想、情绪、转折都让自己和读者感同身受,产生共鸣。作者与读者都获得认同感,但同时也会产生孤独感。有的读者会喜欢上作者,你有了粉丝。
没有一群支持你、鼓励你的人,你一个人可能走不到这里。当然,这世界也有少数人,可以生前不名一文,身后身价亿万。如果你不想这样,或者你和褐石公[hè shí gōng ]一样是个普通人,建议你:写作,一个人不想动,一群人走得又快又远。
7、英雄之旅: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不管你多么天才,总会有一些时间,会陷入绝望。即便你已经声誉卓著,也无可幸免。重要的是,你要学会自我调整,或者来到我们这样一群爱写作+生活的人里,看看别人是怎么调整的。
在成熟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作家特有的人格特质,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这时候,需要作家来选择,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危机,出现情绪障碍。三脑不能合一时,不可避免地陷入绝望期,写作失去了动力和灵感。
没关系,自我调整。写作的四个阶段是一个循环:起步阶段、提升阶段、平台阶段、成熟阶段,然后又回到新的起步阶段。你可以回到第一阶段,回到当初到现在一直陪伴你走到今天的那“一群人”这里,记得覃杰战友说过的这句话:
一个人不想动,一群人走得又快又远!
一起来写作吧!我们是一群可以陪着你“写作+”人,一群走得又快又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