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满”节“气”.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即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小满开始,天气逐渐炎热起来,雨水开始增多,预示着闷热、潮湿的夏季即将来临。此时,大自然中阳气已经相当充实,也处于一个“小满”的状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此时的大千世界里,万物生气盎然,又从容不迫:麦粒饱满水稻插,蚕结新茧桑葚熟,菜籽舂油苦菜秀,小满,期待一场如约而至的雨水,谷物生发,顺遂天时。
在二十四节气中,小满绝对是一个充满哲理的节气。小满者,满而不损也,满而不盈也,满而不溢也。
中国传统儒家中庸之道,忌讳“太满” 、“大满”,道家有“满招损、谦受益”、“物极必反”之说。
因此在二十四节气的命名上有一个独特的现象,有小暑必有大暑,有小雪必有大雪,有小寒必有大寒,唯独有小满却无大满。
人生小满,足矣。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道德经》
人生小满,足矣。
“小满”养生:
小满节气的到来往往预示着夏季的闷热、潮湿天气即将来临。所以,在小满节气的养生中要做好“防热防湿”的准备。
清热利湿、生津止渴
因人体在夏天津液消耗较多,所以夏天应注意清热生津止渴,并且因这一时期暑湿并重,所以应在日常多注意清热利湿、清暑化湿。道医认为,长夏在五脏中归于脾,也宜清补。
清心祛暑、清热解毒
道医认为,夏为暑热,夏季归于五脏属心,适宜清补。而心喜凉,宜食酸,比如可常吃些小麦制品,之外可适当多食些猪肉、李子、桃子、橄榄、菠萝、芹菜等。道医注重天人合一,阴阳互补,因此人们在夏天以多吃些以性寒凉味酸食物为宜,尽量不吃辛辣温燥之物。
健脾养胃,补气益阴
进入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补充营养物质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湿气候的影响易导致脾胃正气不足,胃肠功能紊乱。所以在饮食上应以健脾养胃为原则,以汤、羹、汁等汤水较多、清淡而又能促进食欲、易消化的膳食为主,这样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暑热、暑湿是夏季人体常易发生的生理反应,上述三个原则是根据人体在夏季易发生的生理现象或不良症状特点而确定的。
结合各自体质不同特点及在夏季容易出现的反应,做到灵活调节。
“小满”民俗:
吃苦菜苦菜为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其苦中带涩,涩中有甜,爽口清新,营养丰富,有着凉血和清热解毒的效用,可以使人安心益气。
祭车神民间传说水车的“车神”为白龙,农家在车水前会将食物、香烛等置于车基上进行祭拜,特殊之处是摆放的祭品中有一杯白水,祭拜时泼入田中,含有祝愿水源涌旺的意思,祈盼它能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地往上涌。
祭蚕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而南方则以养蚕为主。古人将蚕视作“天物”,为祈求好收成等会在四月放蚕时举行祈蚕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