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白落梅品红楼的书《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再细品下,对红楼中人又有了新的看法。
如花美眷是如黛玉一般活在象牙宝塔之中,出尘脱俗,清雅绝代,如清露芙蓉,以诗词为肌骨,带着洁净的情思,于红尘孤独绽放。而宝钗则与其不同,“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说的就是薛宝钗这一艳冠群芳的雍容牡丹。作为皇商之女,自云守拙,贞静安详,八面玲珑具有牡丹的典雅也有朴素恬淡之风。黛玉的美,美在空谷幽兰,不染纤尘;宝钗的美,则美在淡然于世,端庄大度。
宝钗和黛玉都是难分上下的绝世佳人,但在我看来,宝钗活得更累。黛玉虽是没了父母投奔到外祖母身边,但却是受着外祖母的万千宠爱,每天过着的是锦衣玉食的生活。品读诗书,教人作诗,临窗小楷,教鹦鹉念诗,自弹古琴,带着一身浓郁的诗意,过着别致的生活。反观宝钗,虽生在珍珠如土,金如铁的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可却只有与寡母和一个不成气候的哥哥相伴,纵是高才雅量,也难以欢颜。把进宫作为目标的宝钗,一直坚信“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即使是因不知名原因落选后,日常也烦心于家中生意与人情世故上,入夜后要做女红,每天还要对贾母和王夫人晨昏定省,空闲时还要到各姐妹处聚聚联络感情。若说黛玉是为情所累,那宝钗怕是为人累,为心累了。
那黛钗二人之间差的是什么呢?于我看来,不是尘世烟火,而是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世事通明亦可空谷幽兰,贾母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贾母出身自四大家族的史家,嫁到贾家后,多年沉浮,从重孙媳妇到有重孙媳妇,一路走来,其为人处世恐怕已不是简单的世事通明和八面玲珑可诉的。这一点从她已年过七旬却仍然精明如许可见一斑。
而贾母却与宝钗的淡然不同,她活得精致,活得出彩,活得灵性。第四十回中,她让凤姐把戏台“就铺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借着水音更好听”叫芳官唱《寻梦》“只提琴与管萧合,笙笛一概不用”可见音乐造诣高,对美的追求足。贾母对艺术品也极为上心,书中第五十三回,出现一种叫慧纹的珍品“凡所有之家,纵一两件,皆珍藏不用”可贾母虽视若瑰宝,也会在元宵节拿出来赏乐。第七十二回里提到的和尚赠送的蜡油冻的佛手就摆在屋中。见潇湘馆的窗纱旧了,就把绿纱换为银红色的软烟罗,茜纱薄如蝉翼,两处曲栏映着参差竹影,凝眸的一瞬,必能平添几缕诗意。收拾宝钗的屋子,她吩咐鸳鸯“把石盘景儿和那架纱桌屏,还有个墨烟冻石鼎放在案上,把轻纱幔帐换成水墨字画白纱帐子”,虽素净,但亦不俗。
可表现贾母高雅情趣的最为经典的莫过于芦雪庵考鹿肉赏梅联诗,她打着青绸油伞坐着小竹轿欣然而来,对着山坡上抱着梅花的宝玉和宝琴说“画上也没有这样的景致”,能一道饮酒赏梅,共渡良辰美景,方是热爱生活,活得精致的人。
知世故却又不世故的人,方是真正高雅之人。在世事通明,八面玲珑带着面具演着紫醉金迷的悲欢离合的时候,也为自己留一叶扁舟,空闲时到自己的桃花源,过着自己的风花雪月,赏自己的花开花落,读自己的一册古卷,烹自己的一壶清茶,渡自己的现世安稳。愿你能世事通明,亦能气质如兰,于空谷中静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