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学校谭主任请来兰山区教研室的两位教研员来指导数学教学,作为一名曾经的数学人,我也聆听了专家的讲座,回到数学课堂,让我又一次感受到那年青葱岁月里的数学往事。
初为人师时,我数学完整送过一届毕业生,又接了几次班。那段时光,如用一句话来描述,可以说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曾经的那一幕幕, 老教师披星戴月,新教师的孜孜不倦,课下的青蓝相携,课上的精益求精,多年情景已成为最难忘的追忆。
有时讲一节优质课,我们还多次到周边学校求师问教,如刘店子的王主任,还有好像是芝麻墩的刘敬国校长,从我们学校调走的崔景浩科长等等,这些人都是那年区内数学学科带头人,现在很多已退休了。他们给我的指引至今记忆犹新。当时区教体局进行达标课活动,刘敬国校长听了我的课,给我了很多的激励和建议,那些话至今时常回响在耳。为了区级讲课比赛,我们还骑摩托车到市教育局去请教数学教研员李来发老师,李老师当时就显得挺老的,说话慢悠悠,精神头特足,他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讲解了当今数学存在的问题,还给我们提出“三动”(动口、动脑、动手)的实施理念,这对当时的我们是多么的宝贵的学习机会。至今我在教学上有了困惑、建议类问题,我还去请教市区或更高级的专家,都源于从教之初那些激情与梦想。
以日以年,我的数学课堂慢慢就轻驾熟。当时罗庄区册山镇中学有个叫刘建宇的数学老师在搞课程改革当地反响很大,我跟校长请了两天的假,前往这所农村中学,一睹究竟。刘老师的课堂上呈现出的是“三生万物”的哲学;凝聚着是“举一反三”的智慧;营造着是“润物无声”的诗意,这样的数学课是我做梦也从来没有梦到过的。
我教的是数学吗?我不止一次的叩问自己,这几年我自认为的小有成绩的思想在这次罗庄学习中幡然醒悟。日复一日我教的不是真正数学,我教给学生的是“数学题”,不过熟能生巧而已。
我没学过微积分,不认识线性代数;我不会整合不会建模,不论怎样努力,不论再优秀的成绩,我教的始终是“数学题”,这个问题折磨着我食寝不安。我没有给学生开阔出更大的数学时空,没有把学生引领到无穷奥秘的数学王国。而这些是我毕生难以达至的。
每次改变都源于一次不经意的遇见。后来的后来,冒着各方重重阻挠(曾在以前文章中叙述过这件事),我改学科了。
多年过去了,数学始终是我工作中难以割舍的初心,“再也不能忘掉你容颜”,每次触及,都是一种如在眼前、圣境重约。“我一直在你身旁从未走远”,只因这样的一种经历传奇,愿用一生的时光,在“诗意”的路上行走着教育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