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写于2009年11月——
《苍黄》,是王跃文继《国画》之后又一力作,凌厉的锋芒和深沉的忧患感,不减当年。
“苍黄”,取义于《墨子——所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苍黄是一种青中泛黄的颜色,象征着事物的多变无常。既是一种对世道的影射,也体现了《苍黄》的色彩基调。
那幅高僧所画的花瓶的隐喻,蕴藏着一个并不高深的玄机:花瓶正了,画框歪了,画框正了,花瓶歪了。给人的感觉就是花瓶或画框摇摇欲坠,随时会碎,这其中原来含着一个“怕”字。生活中有些人,太没有畏惧之心,什么都敢干,什么都干得出来。而怀了这层“怕”,其实就是对人生的敬畏,人就会懂得反省,懂得向善,最终在所谓现实法则和道德底线之间,寻找到平衡点,并且能在这样一个大时代,真正大展宏图,有所作为,实现理想,最终才可能消除恐惧。所以,同样是“怕”,敬畏和恐惧,是天壤之别。
如果归结到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缺失而导致的精神和道德沦丧,其实是有些牵强的。事实上,信仰和人性,起码在儒家伦理上,具有一种深层的相合之处。而一个国家,若在法制层面未能全民敬畏,又谈何公平公正或是仁义礼智信?
且行且看,这人世间的道理,其实都是融会贯通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