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唐代的诗人来说,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主要是两条路:一条是考科举,一条是出大名。因为唐朝的科举制度并不局限于书面考试。
唐朝的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有几十种科目;制科是皇帝临时下诏搞得考试。先考贡举,再通过吏部的选拔考试,才能获得官职。总的说来考进士就成了当时读书人最大的上升渠道。
第二条路,跟当时的大文豪、文坛首领套近乎,结识他们,厮混的熟悉了,出大名会非常顺利。
朝廷开考的时候,主考官往往就是那些文坛首领著名文人。有时候甚至出现还没考试名次就定了的情况。所以向当朝的文人大官献诗,毛遂自荐求赏识,求培养引路,就变成了一套公开的游戏规则。
我们的诗仙李白也不例外。带着自己的得意之作,还有满腹的才华,到处拜会各位名家高官。
李白那首著名的《上李邕》,就是当时拜访渝州刺史李邕,却玩砸了戏码的结果。
《上李邕》-【唐·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据说见面的时候,李白高谈阔论,拼命表现自己,让李邕特别反感。李邕这个人本来就很自负傲慢,瞧不起年轻人。可想而知,李白受到了打击,就写了这篇。翻译成白话意思就是,世上的人看到我高调又特立独行,听到我讲的大话,都发出冷笑。要知道后生可畏,别瞧不起年轻人。总有一天我会像大鹏鸟一样乘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的豪言壮语后来兑现了。他终于见到了最大的领导——唐玄宗李隆基。还给杨贵妃写诗,让高力士磨墨。
....................................................
旅韩卧龙青年 - 大熊:“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莫欺少年穷”这句话我记得在前几年特别流行,特别是在当时的年轻人群体中,总是经常被提起。许是名言总有共情处,让得年少的我们总有数不尽的豪言壮语。
但这就是年轻人啊,拥有着无限可能与冲劲,渴望创造奇迹的年轻人。
一起加油吧,我的朋友们。带着对未来的期待。
像李白一样,去兑现自己曾经吹过的牛,想来一定特别好。
....................................................
以上内容摘自书籍《人间幸有好诗词》由著名文学作家“沈嘉柯”老师著作。
全书共35篇,涵盖中国重要的诗人和诗歌,沈嘉柯老师撇开了那些俗套腔,与读者分享新鲜的感受和解读。
一首诗,一首词,千百世都在传颂,不是因为别的,正是因为这些国学文化令我们心动,令我们顿悟。
这些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千年传承的家国情怀,领略到古典诗词的不朽之美。
好啦,今天的分享呢,就到此为止吧。
我是 “ 旅韩卧龙青年 - 大熊 ”,我在海外与你一起 “ 知文学,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