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续修平原县志•古迹 》

        民国《续修平原县志•古迹 》

        邑有古迹,皆乡人所乐为称道者也。生当近世,远溯千载,以前,虽事近传会,后人犹侈陈之。况近在一二百年,故乡父老耳熟能详者乎?惟是陵谷变迁,日就淹没,如旧志所载绎幕园、士味园等,已难寻旧迹,望古遥集,感叹曷。既今就采访所得,敷陈一二,以为考古者之资焉。

        张公城

       见前志。邑人拔贡李润深云:忆三十年前,尝从其地经过,所谓城门、厢关、街道、衙署了了可辨,又阅十载复过之,则黍离麦秀,尽成阡陌,而周围垣墉依稀尚存。每当极晨天晴无风,烟霭迷离之中,见城郭依然,雉堞历历可数,车马往来甚众,楼台殿阁,高矗重宵,见者骇然,及日出,烟消则消,归鸟有矣。

        清故行宫 

        一在曲陆店,一在李六店,两处原有木器、铺陈甚伙,历任知县皆与城垣、仓廒、壇庙等项,列入交代册内,不知何年遗失无存。按南巡盛典程塗图内,入平原境,王家庄设尖营,李六店、曲陆店皆曾设大营。自乾隆后,巡幸之典废,而遗址已多不能确指已。

         龙门 

        在东南隅城垣上,下为水门,旁有短碣,题曰“起龙桥”。埤堄上有草书“龙门”二大字,为一笔书,姿态飞舞,士人以毡蜡榻者甚,重货之得重价。按旧志艺文载,邑人董调有《黉门龙起》诗,其地与学宫相近,或以此而相传欤。

        琵琶湾 

        在学宫南,广阔约数亩,形如琵琶故名,旁有井,水甚甘,为全城之冠。

       崔家林

        在梨园庄西,其地南北、东西各一百五十步,计地顷余,林木约二千株,中有坟楼一座,六棱砖墙,周围六十尺,高三丈许,瓦屋一间,巍然其上,前有碑楼记万历年号,迤西杨树一株,大可数围,当夏秋之交,野草青葱,林木茂密。鸱鸟鸣林树间,进数武,弥望无际,四周多荆棘,游人恒裹足焉。

        九节神仙沟

在梨园庄东北沟上,有瓦罐桥,迤东有古城,相传为.,即古平原,有大石井一,围城旧基,依稀尚存。

        新平原“八景”

        各县志书,例有“八景”’,前志所载“八景”’,由来旧矣,世代悠远,不无传会,沧桑屡变,旧迹益迷漫矣。兹复重加厘订,或仍其旧,或取诸新,皆指实其地,以博览古者之兴趣焉。原“八景”具旧志,不复录。

        古城霭影

        县西南三十里,张官店之东北,阔野数里,系古郡城所在。数十年前,轮廓尚有存者,现每值天气晴明,朝暾未上之际,雉堞辄显,历历入目,数里外均见之,亦一奇也。

        空潭印月

        马颊河新桥南,有潭水,深不可测,桥头有古寺,殿阁俊伟。河流汹涌,近岸处蒹葭茂盛。每当秋高气爽,月悬中天,影印潭中,观之尘氛顿涤,足增文人诗兴。

       画桥烟雨

        东关外大路,旧为九省通衢,有先农、云梯两大石桥,当途并峙。每值浓阴微雨,结伴立桥顶远望,绿畴禾稼,栩栩欲活,颇觉可观。

       长堤桃李

        马颊河东岸,有兴泉寺,南北约十余里长。两岸各村居民,均艺桃杏、梨、菓,每值春光明媚,花红叶绿,灿烂可观。

        龙湫响应

       此条系旧有,即青陵高冢也。

       仙塔插云

       县城北七里许崔家庙,浮图七级,本邑最高之建筑物也。

        杰阁晚眺

        文昌阁,雄踞城东南隅,南接火神庙,有柳树百株,颇幽雅。樊公墓,俯视即见。东为辟谷仙桥。北则津浦路站。当斜阳欲坠,攀登四望,发怀古之幽情,促远游之壮志,至足快也。

        渔舟夕泛

        大芝隍庄,鱼父最伙,每棹小舟,抛网河内,当日夕时,舟楫群萃,罟杈并用,彼临流而有得。此坐观而空羡,风景亦佳。

       (原载民国《续修平原县志》;又载2014年3月 平原县地方志办公室重印本)

               王玉杰 / 整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