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这本书,我高中时候便有读过,当时可谓是津津乐道,许多文言都有摘录。今天闲来有空,便来浅解一下人间词话,可算是我这样一个诗词初学者对这本书的一个读书笔记和总结吧。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王老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不得不承认大师就是大师,寥寥数笔就能把一首词、一个词人的精妙之处或者槽点拧出来。
在《人间词话》的诗词美学理论中,提出的最重要的理论,也即全书的核心,就是两个字:境界。
境界这个东西,说起来很玄妙,很难概括,我想了半天,还是决定用比较玄幻的名词来解释这个词。那究竟何为境界呢?在这里,我不得不谈到“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个名词。
书中有云: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有我之境”,就可以理解为领域或者神国、心象风景之类的东西。以“我”的视角构建这个“境界”,处处有我,以自己的情感描绘世界,这便是我理解中的“有我之境”的含义。
而“无我之境”,这个概念还要更上一层楼,大意可以理解 为客观地看待事物。“有我之境”是主观视角,那“无我之境”就是上帝视角,是一个更为客观而不带感情的一个视角,也可暂时理解为寄托虚空,炼虚合道。
虽说王国维先生是论词而作,但是《人间词话》不仅仅是对诗词进行评价批评,还富有艺术与美感。王国维先生在评价屈原时写道:“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看,王国维先生评价诗词,好似将诗词看作是一位楚楚动人的女子,那如何算作优雅呢?就在于其气质的突显而不在于外貌的张扬。
不得不说,《人间词话》作为诗词评论界的经典之作,其提出的境界说一说直到今天依旧对诗词的创作与研究产生着极大的影响。而其关于本真的推崇,关于人性的推崇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看来都是非常先进和科学的。
尤其是他提出的治大学问,成大事业的三个境界通俗易懂而极具深意,直到今天依旧为众人所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