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如同议论文,每一步都在推导最优解。
前几天陪母亲逛街,在MUJI店内,被一只纯白色的小鸟钟击中了,整个外观没有什么特别,乳白色的塑胶,显示着MUJI一如既往简朴的风格,功能上也没有什么特殊,最常规的电子机芯,一节七号电池便可以驱动。
可就是这样的组合,售价比一般的闹钟贵了至少十倍,并且一上市就成为脱销品。
母亲确实被打动了,按照她的描述,在清晨听着鸟叫声起床,远比听着“滴滴滴”的电子闹钟要有诗意的多,一个美好的清晨就此开始,而这种体验,只需要几百块钱就能买到,实在是很划算的一件事情。
这样的描述,细想下去,让我不禁对现有的设计观产生了一些疑惑。
不可回避的是,这一代的设计师受到德国严谨的设计哲学影响颇深.
"形式追随功能"绝对是大多数设计师的信条之一。
如果你在一家设计公司,或者一家公司的设计部工作过的话,那么你对根据这个理念推导出来的工作流程一定不会陌生。
每一款产品在上市前都会根据调研来寻找用户疼点。一旦找到一个能击中用户疼点的功能,设计也就随之展开。
随后无论是概念发散,2D,3D设计,手办,生产,都会围绕着这个功能出发,尝试着用最简洁有力的形式将功能表达出来。
同时,因为设计需要其它部门配合行动,所以每一步都希望做到逻辑严谨,寻找到最优解。
整个过程就像在写一篇议论文,论点找到后,通过各种材料,从各个角度举证,最终写出一篇让所有人信服的文章来。
但是就如同议论文并不是唯一一种文学形式,这种逻辑严谨的设计推导难道就是设计唯一的途径吗?
2.审美体验来自于对功能的主动舍弃
这个观点并不是新创,在早一辈的美学研究者,朱光潜,王国维的时代就已经形成。有一种主流观念认为,一件事物只有舍弃掉一部分功能以及熟悉感后,审美体验才能呈现。
举一个例子,比如旅游。
大城市的人喜欢去看自然风光,小城市的人希望参观人文景观。
一个常年居住在山里的村民,很难对大山产生审美上的体验,山里的每一件事物都伴随着功用,路边的树木是冬日的柴火,山里的小动物意味着不错的加餐,就连门前的那条小溪也是日常洗漱的必需。
而来自城市的旅游者们,不会有这些功能的联想,反而可以更好的从审美上去感叹山峰的险峻,深林的肃穆与池鱼的灵动。
反过来也一样,每一天都要去二环上班的人,看到长安街绝不会感慨它的宽广与气势,只会想到这是一条去往公司的必经之道,每日都得忍受它的拥堵。
功能的判断阻碍了审美体验的产生。
这一观点从心理学上也能得到很好的解释。
我们的意识分为两个部分,表意识与潜意识.
表意识负责逻辑与缜密的思考,过程较慢,而潜意识负责情感与形象识别,过程很快。这就像电脑的前台与后台,前台在处理大型任务的时候,后台的资源就会释放,优先前台工作。
大脑在对熟悉事物进行功能以及使用体验判断的时候,调用的就是表意识,这个时候潜意识会自动进入沉寂状态,而只有关闭表意识的判断,才能运用潜意识去充分体会情感方面的冲击,由此引发审美体验。
这之间的差别巨大,面对一条飞流直下的瀑布,如果你在思考的是瀑布的高度,是否可以用于水力发电等问题,就是表层思考,是逻辑的范畴,如果你只是闭上眼睛,感受水声,四溅的水花,以及弥漫在空气中的水汽,你就进入到了审美体验中。
3.形式追随功能,也可以追随情感
所以,当我们把设计当做议论文来写的时候,主线是在围绕论点,做到每一步逻辑严谨,过程中追求的是论证精彩,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这样的设计,是建立在逻辑上的,需要消费者仔细体会,反复思量。
你会发现任何一个元素增一分太多,减一分太少,所有的处理都处在最精简,最合适的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最优解。
这种设计激发的是消费者的表意识,希望通过逻辑让人信服。
但还存在另外一种设计,它如同诗歌,如同散文,逻辑并不是主线,所有的设计元素并不在追求合理,或者最简。
它的核心是情感传递。所有的形式围绕着情感传递组织成章。
就如同MUJI的小鸟钟,在这个设计中,所有的元素都围绕着将“清晨的美好”这样一种情感通过实物传递给消费者。
它激发的是消费者的潜意识,通过消费者的审美体验,达到直指人心的目的。
一句话总结:
设计如同文学,也存在丰富的形式与形形色色的表达套路,“形式追随功能”只是众多之一,而不是唯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设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