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迷雾

最近在琢磨新课标,尝试从一些公众号资源找找思路,没想到有了一些新发现。

因为加了市教研员的微信号,让我知道了我市某区的小学工作室,看了小学信息技术老师的年度总结不禁汗颜,原来他们之前一直扎扎实实的搞教研,有了很多成果,和新课程完美契合。再看看自己,一直在重重迷雾中寻求安逸,殊不知已经跟行业先行者拉开了差距。

在年度总结中,一位老师了罗列了自己阅读的书籍,比如说《单元教学探索》、《深度学习教学改进》、《大单元教学》等等,我在读书平台搜索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本《小学数学一串课主题单元的研究》,随手翻了几页感觉浅显易懂,细细读下去发现这是威海某小学的数学老师编撰的书目,编委是他的工作室成员,出版时间是2019年。就是说,在我们这座小城,一部分老师已经早早走在了前列,摸索出了一条新的道路,他们掌握的教育前沿的信息,有着清晰和前瞻性的头脑,关键是他们每个人的头脑风暴又能激起新的浪潮。

对我自己来说似乎有了新思路,在加入教育行走的两年时间里,为了每天的写作,我阅读了很多社会科学、历史、哲学类书籍,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有着深深的行业困惑,作为一名信息老师,我看阅读些书,跟我的专业有什么关系?我的专业道路应该如何走?

虽然读了很多看似无用的书,实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改变了我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就像末代皇帝溥仪,我们都说他卖国贼,但是有没有人身临其境的考虑他那时候的境地。就好像我自己,如果没有看到这些优秀的同仁们,我一直觉得自己就这样安逸得过好每一天挺好。那我的一位同事就一直和我说要找本专业的团队加入他们,不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是的,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就像那些名家工作室,因为相互联系,所以能够迸发出思路和火花。但是我现在的问题是,我所在的区,没有这样的团队,我想加入其他的团队,自己却有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我会潜心钻研本专业的知识,在新课改的东风下,能够让自己有些改变,能够真的像马斯克说的老师要思考究竟要教给孩子什么,一些落后的连老师自己都已经没有兴趣的内容,有没有必要再进行讲授。新课程倡导素养教育,老师本身具不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还有大单元大概念,老师本身有没有统筹把握全部知识点的大局观?再比如跨单元教学,老师本身有没有广阔的知识储备?这些内容都是我需要认真思考的。

希望我的授课能够摆脱讲授课本的知识,而是向下能够浅显易懂地讲清楚底层的内容,向上能够兼容前瞻性知识,真正做一名侃侃而谈的学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