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见孩子一夜未睡,立刻感到生气,并表达对孩子的不满:“干嘛呀?你一夜不睡?”,孩子很不高兴,回了一句:“我又没有影响你”。事后看到,这是自己内心有评判,觉得一夜不睡不好,不对,所以有了情绪。
这次和孩子的互动,是我们常见的一个互动模式。我“看见”之后马上有情绪,是一个自动化反应,没有觉察。现在觉察一下,那个当下对孩子不接纳。这个事件让我照见自己,超我太强大,规则太多,常常去约束自己约束孩子,这样使得自己不放松、不轻松,让孩子觉得很不舒服。和内在的自己做个链接,和他它对对话,“我可不可以在家放松一些,让自己快乐一些?———可以,家是最放松的地方,暂时扔掉那些规则也无妨。”。其实和孩子关系是第一位的,我这样发泄了情绪破坏了关系,不值得。我的情绪出来的太快了,快的自己没有及时发现。今后我还要多锻炼自己的觉察能力、发现的能力。以后遇事时停顿几秒钟,或者转个身,最好深呼吸一下,也许我会有不同的反应。
目前孩子处于无力状态,我在心里不能把她和一般孩子比。我要用无条件的爱去接住、包容她,如其所是的接纳它。相信每个生命都是向上的,真诚的去欣赏认可她,没有任何期待。当有期待时自己就着急,或者期待落空产生失望,总之期待让孩子有压力,让我有情绪。用重新建构的眼光看孩子,她起码每天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没有负面情绪。如果我能做的再好一些,不给孩子添乱,不给孩子添堵,让我们的关系持续发展,孩子会慢慢复原的。相信相信的力量,心中时常展现孩子复原之后的景象。现在以终为始,就相信孩子已经是比较好的状态,去找她的正向、一点点的进步,去欣赏和认可,去滋养它,给她力量。
第二场約练
学习心理学让自己不断成长,改善了亲子关系、家庭关系,所以就想更快的成长。同时看到团队里很多老师强大的学习力和学习成就,也想更快的成长,于是也就读书、約练,参加各种学习活、听课。但是生活中还有工作、家庭、孩子,常常让自己身心疲惫力不从心。于是常常内心会产生纠结和矛盾,甚至焦虑。我们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自己的平静、喜悦和幸福。目前的状况和初心相违i。这时候我们要停下来,看看自己的内心究竟想要什么?做一个取舍和平衡。不要盲目跟着跑,找准自己的节奏,稳稳的向前走。慢即是快。在学习上不要贪多,不要求快,不要被周围的现象所扰动,淡定一些。“跑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