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次三经总图。
重点关注:太行之山、王屋之山、孟门之山、平山、丹山、雁门之山、碣石之山。
【原文】
北次三经之首曰太行之山。其首曰归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碧。有兽焉,其状如麢羊而四角,马尾而有距,其名曰[马军],善还,其名自訆。有鸟焉,其状如鹊,白身,赤尾,六足,其名曰[贲鸟],是善惊,其鸣自[言交]。
【注释】
太行之山:从归山到发丸之山,是一条很长的山脉。
归山:山形就像一个归字。69.36932907, 148.24176587。
【原文】
又东北二百里曰龙侯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决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人鱼,其状如[鱼帝]鱼,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疾。
又东北二百里曰马成之山。其上多文石,其阴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其鸣自訆。有鸟焉,其状如乌,首白而身青、足黄,是名曰[屈鸟][居鸟],其鸣自[言交],食之不饥,可以已寓。
又东北七十里曰咸山,其上有玉,其下多铜,是多松柏,草多茈草。条菅之水出下,而西南流注于长泽。其中多器酸,三岁一成,食之已疠。
又东北二百里曰天池之山。其上无草木,多文石。有兽焉,其状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飞,其名曰飞鼠,渑水出焉,潜于其下,其中多黄垩。
又东北三百里曰阳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铜。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尾,其颈[竪/肉-立],其状如句瞿,其名曰领胡,其鸣自[言交],食之已狂。有鸟焉,其状如雌雉,而五采以文,是自为牝牡,名曰象蛇,其鸣乍[言交]。留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其中有[鱼陷-阝]父之鱼,其状如[鱼付]鱼,鱼首而彘身,食之已呕。
【注释】
这一段地形复杂,可能有被加入的错误内容,暂时不识别。
【原文】
又东北三百五十里曰贲闻之山。其上多苍玉,其下多黄垩,多涅石。
【注释】
贲闻之山:69.87933997, 152.79083537。
【原文】
又北百里曰王屋之山,是多石。[氵取]水出焉,而西北流于泰泽。
【注释】
王屋之山:大山围绕小山,就像王者居住在其中的房屋。70.05964111, 152.86747365。
【原文】
又东北三百里曰教山,其上多玉而无石。教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是水冬乾而夏流,实惟乾河。其中有两山。是山也,广员三百步,其名曰发丸之山,其上有金玉。
【注释】
教山:其中有两座山,其中一座发丸之山,是一个瘦长形。
发丸之山:69.69754140, 154.98462954。
【原文】
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其上多草、[艹/诸][艹/与],其草多秦椒;其阴多赭,其阳多玉。有鸟焉,其状如蛇,而四翼、六目、三足,名曰酸与,其鸣自[言交],见则其邑有恐。
【注释】
景山:68.70690317, 156.98356482。
【原文】
又东南三百二十里曰孟门之山。其上多苍玉,多金;其下多黄垩,多涅石。
【注释】
孟门之山:67.66109838, 160.09857377。
孟门之山分为两座,西孟门山长,东孟门山短。周武王伐纣,渡过的孟津就在附近河边。
【原文】
又东南三百二十里曰平山。平水出其上,潜于其下,是多美玉。
【注释】
平山:67.07305659, 161.62625761。
平山,是一块很大很平的石山,高度不高,很难发现。尧的都城,平阳和阳城应该就在此山附近。
【原文】
又东三百里曰京山。有美玉,多漆木,多竹。其阳有赤铜,其阴有[石肃]。高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注释】
京山:67.38771616, 163.35353357。
【原文】
又东二百里曰虫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多青碧。丹水出焉,南流注于河。薄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黄泽。
【注释】
虫尾之山:67.36733996, 164.93844643。
丹水:丹山就在附近。
丹山:即是Anyuyskiy火山。67.174167, 165.835556 。
丹阳就在丹山附近。
【原文】
又东三百里曰彭[囱比]之山。其上无草木,多金玉,其下多水。蚤林之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河。肥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床水,其中多肥遗之蛇。
【注释】
彭[囱比]之山:67.37674511, 165.47040713。
【原文】
又东百八十里曰小侯之山。明漳之水出焉,南流注于黄泽。有鸟焉,其状如乌而白文,名曰鸪[習鸟],食之不[氵爵]。
【注释】
小侯之山:67.36720239, 165.62470734。
【原文】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泰头之山。共水出焉,南注于滹池。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
【注释】
泰头之山:像一个大头娃娃。67.40398642, 166.01704797。
【原文】
又东北三百里曰轩辕之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竹。有鸟焉,其状如枭而白首,其名曰黄鸟,其鸣自[言交],食之不妒。
【注释】
轩辕之山:67.45395480, 166.40192498。
【原文】
又北二百里曰谒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其东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林之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婴侯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汜水。
【注释】
谒戾之山:大山下有一小山,好像是小人面见大人,或者是法官审问犯人。67.57474198, 166.15692800。
【原文】
东三百里曰沮洳之山。无草木,有金玉。濝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注释】
沮洳之山:67.50770892, 166.89499321。
【原文】
又北三百里曰神囷之山。其上有文石,其下有白蛇,有飞虫。黄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洹。滏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欧水。
【注释】
神囷之山:67.65525522, 167.01323500。
【原文】
又北五百里曰碣石之山。绳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蒲夷之鱼。其上有玉,其下多青碧。
【注释】
碣石之山:是一大块褐色的石头山。67.87216877, 167.25402714。
【原文】
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雁门之山,无草木。
【注释】
雁门之山:横向阻断交通,实属唯一要道。68.26219489, 168.27288744。
【原文】
又北水行四百里至于泰泽。其中有山焉,曰帝都之山,广员百里。无草木,有金玉。
【注释】
帝都之山:68.68565352, 168.60989698。
【原文】
又北五百里曰錞于毋逢之山。北望鸡号之山,其风如[风力/力力]。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焉,是有大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见则其邑大旱。
【注释】
錞于毋逢之山:69.13535848, 168.60591900。
【原文】
凡《北次三经》之首,自太行山以至于毋逢之山,凡四十六山,万二千三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马身人面者廿神。其祠之,皆用一藻茝瘗之。其十四神状皆彘身而载玉。其祠之,皆用一璧瘗之。大凡四十四神,皆用稌糈米祠之,此皆不火食。
【注释】
北次三经囊括了北部所有重要的山。
从神囷之山到碣石之山之间还有发鸠之山等22座山,是错误加入的内容,另外别是一经,暂时称为新一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