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非常爱吃泡面的人,我们兄妹都是。小时候我们要吃泡面非常不易,爸爸总是不许我们吃,放学回家肚子很饿,就想吃泡面,可是一定要家里中午的剩饭剩菜不够吃,爸爸才会点头答应我们自己煮泡面吃。
长大后,我隔三差五的会煮泡面吃,再也不用管家里是否还有饭菜。
小学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都是自带午饭。
即使现在看来学校与家里的距离不远,但那个时候也觉得,每天回家吃午饭耽误时间太久,太匆忙。
于是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手提便当盒,妈妈每天早上都会帮我们乘好白粥和菜。
那个时候我们最羡慕的,就是有些同学不用带便当盒。
每天中午他们的妈妈会亲自送饭来,有时候,还煮泡面。
这个时候,我搞不清我到底是更羡慕他们的妈妈有空亲自送饭来,还是羡慕他们有泡面可以吃。
妈妈很忙,她要工作,赚钱养家,没工夫送饭,甚至下雨天,她都没办法给忘记带伞的我们送伞。
记不清多少次放学后,看着愈渐阴沉的天哗啦啦不间歇地下着大雨,看着同学们都陆陆续续被自己的父母接走。从下午第一节课开始下雨第一位家长来送雨具就开始暗自期盼的心,也渐渐冷却,只能怀着抱怨和认命的心情,冒雨回家。
长大后我们明白,没有哪个妈妈会不心疼自己的儿女冒雨回家,只是那时的她,太忙了。
现在我都自己做好充分准备,随时都带着雨具。
妈妈有了年纪,工作早不做了,她现在有时间给我们送件大衣,送把雨伞了,可是我不忍她走那么远的路,给我们送伞。公司和家的距离,不近。
小时候缺少的,遗憾的,长大后我们会尽自己的努力去找补回来。
即使我知道泡面无非就是那样,想起来还是想吃。
小时候缺少父爱,长大后找男朋友,大多找的是成熟型的像父亲那样包容你宠爱你的。
小时候缺少母爱,长大后找女朋友,大多找的是御姐型或是温柔型的。
这种习惯不是后天养成,是我们小时的缺失导致的执念,不易更改。
现在的我们无论买多少小时候买不起的玩具,吃多少遍小时候吃不到的零食,无论现在父母对我们有多少关爱,都无法弥补当时缺失的那种渴望,都没法替代当时就可以满足心愿的雀跃。
小时候的遗憾历历在目,影响到现在的生活习惯,那么现在的遗憾会不会是以后的执念呢?
过去已然不可改变,为了以后自己不会后悔,现在的我们为什么不迈出那一步?
我们是不是该勇敢点,努力让自己尽量不留有遗憾呢?
不可改变无法满足的是过去,可以改变可以满足的,就在现在。
不要让未来的自己也执着于现在的不得,为现在的遗憾仰天长叹,扼腕惋惜。
如果你有想要去做的事,不要再迟疑不决。纵算结果是失败,至少以后回忆起来,没有遗憾,更不会去做些徒劳的弥补。
愿我们可以对不可改变的过去少些执念,对可以努力的现在多些智慧。这样,对不可把握的未来就少点不可弥补的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