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孩子又晚睡了,原因还是我没有完全放下手机全心陪伴。十点了,还在和人在国外的老公视频。所以,孩子用她的方式想和妈妈多呆一会。
到十一点多了,孩子还在黑暗中等着大眼说,睡不着。我内心有很多焦虑,很想吼她,后来想想幸福家三阶课堂所学,沟通五个层面从感受入手,说,妈妈有点焦虑了,因为你又这么晚睡觉,明天该又要起不来了。(话一出口,又感觉孩子天天都被催眠,不晚睡了都对不起这个咒语了。)于是,我调整语句,压住快喷出来的火,“你能做点什么,让自己睡着吗?”
孩子转身说,我要睡了,睡了。
又过了几分钟,我抬头看到孩子瞪大眼。好吧,上一轮努力无效。继续放弃责备,柔声问“看起来,你真的不困。那我抱抱你,亲亲你吧”依照我俩特有的亲亲抱抱方式,连接一下后,孩子确定的说,“哎呀,妈妈,我真的要睡了!”
转过身,孩子秒睡了!哇,从刚刚关灯半个多小时到后来秒睡,孩子内心经历了什么啊?!或许适合用冰山去画一画。
可以确定的是,我自己内在是翻江倒海。 回想整个过程,我内在经历愤怒与压抑,也经历觉察情绪变过的细腻过程。(甚至想到了自己对孩子焦虑背后,是不是自己小时候也有过焦虑,这份焦虑是由孩子而引发的,我是不是要去处理下呢?)按照以前我早就冒火吼她、威胁她、要求她立刻马上就闭眼睡!否则就..…………
可是这一次,真的当我真的看见她睡不着的状态,暂时放下我认为的观点,与孩子的感受在一起,和她那个情绪在一起,孩子突然转身就睡过去了。孩子接收到妈妈看见她真实状态,而没有指责她,妈妈接纳了她的睡不着,爱流动了,她就自然睡着了。
看见,接纳,爱流动!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