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业落后、成绩不及格的根源之一,就是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没有学好。
——苏霍姆林斯基
从教一二十年来,我始终坚持热爱教育的初心,努力、踏实的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所带的语文、英语学科总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但我也清楚地知道这并不代表我所教的所有学生都是优秀的,我一直把学生成绩不好的原因归结为:上课不认真听讲,做作业粗心大意,理解方面有差异,直到这几天读了《给教师的建议》第十四条《教材的首次学习》这篇文章后,我才有所顿悟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的确他们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没学好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第一次”是鲜活的,所以许多的第一次都是记忆犹新,很难抹去的,这就是所谓的“先入为主”的印象是及其深刻的,看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而深刻的第一次印象真是太重要了。
读了这篇文章,我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一是我平时的教学还不够扎实 ,对于学生的跟踪不到位。看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是要把功夫用在平时,平时我们应该把步子放慢走稳,使学生在第一次接触新知识的时候,就要有深刻的记忆,这样才能真正使人人“清”变为现实,即使不能堂堂清,也要单元清。这样到最后就不会手忙脚乱、措手不及。
其次在第一次学习新知识时尽量减少错误的出现,让学生独立地完成作业,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该走到他们每个人跟前去,看看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及时了解他们的学情,并给他们适时的指导。学习较差的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首先取决于他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即当堂能否正常地、有系统地工作;千万不要让他光是听别人的流利回答,把黑板上的东西照抄下来。一定要设法让他独立思考,促使他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取得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好。”切忌为了赶进度,为了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教学目标,即使知道落后的孩子接受不了自己所教授的东西,但是有时候不得不反其道而为之。
在以后的工作中到底应该怎么努力,《教材的首次学习》这篇文章给了我新的启示,给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今后一定要认真对待孩子的“第一次学习”,让他们稳扎稳打,不犯任何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