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业余爱好者,还是专业作家,其作品的优劣由什么决定的呢,我想应该是格局。
有些人读了很多的书,也是长年累月地写啊写,收效甚微。整天闭门造车,做那只井底的青蛙,格局自然不大。
思想狭隘的人,只会变得孤陋寡闻,终将背着躯壳行走于世。这样的人是写不出“大”文章来的。
那格局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太大,在每个人的心中答案不尽相同。我只表达自己一点点的拙见。
格局就是要心系大爱。爱有多大,格局就有多大,格局有多大,文章写得就有多“大”。鲁讯的“痛打落水狗”,在国家危难时刻,是什么样爱国情怀,先生要“呐喊”;朱自清对父亲背影的精细描写,是什么样的博大父爱,才让那朴实无华的文字变得优美和伟大。如果没有大爱格局,绝对写不出这样脍炙人口的文章。
没有格局,写出来的文章只能是碎碎念,花是花,草是草,是自娱自乐,没有新意。
今天群里的两篇文章引起大家特别关注,都是关于槐花的,一篇是赏,一篇是品,都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抛开文中的小瑕疵,认为都是非常不错的作品。
舍了得了老师对两篇文章的点评:
同样是写槐花的文章,一篇以视觉为主,联想英雄人物;一篇以味觉为主,联想历史文化,各得其妙!
写文章,不管是弘扬善与美,还是鞭策恶与丑,都要放开心胸,大爱于人。跳出那口枯井,原来世界是这么的精彩而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