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设想有个场景,当某天,我们在用手机打电话的时候,手机的屏幕上显示了一行字:今天不高兴,不想联网,暂停社交服务一天。你可能会觉得手机坏掉了,然后拿去修理。因为手机对于我们而言,是物体,我们对手机有所有权和使用权。那么,当你的孩子不乐意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平心静气的接受呢?还是会教育他要乖乖听话,按照家长的要求去行为处事。又或者,我们自己已经不自觉的消除了自我价值感,变成了按照别人指令操作的手机。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提到,只有当妻儿熟睡,一个人走在煤屑路上的时候,才感觉自己是个自由的人。我们在生活中,是否有时候会觉得活得太累太不自由,我们习惯于考虑他人的感受,甚至去讨好别人,别人无心的说一句话,就会让你暗自思索半天。如果有这样的感受,或者说在婚姻关系中不自觉得处于弱势,其实,这都是因为你的自我价值感受到了损害。
如何成为自己?如何从原生家庭的伤害中摆脱?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免受伤害,成为幸福而有价值的人?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用事例和心理学理论解答了这个问题。李雪是一名知名心理学专家。从事心理学研究近10年,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角度,详解母婴关系对孩子一生性格命运的影响。她的文章《痛苦的中国式家庭陪伴》《婚姻最大的杀手是付出感》在网上被阅读超过千万次,转发上百万。
《当我遇见一个人》是李雪的第一部作品,推出后,感染了很多父母,原来,我们曾经以为的科学育儿方式都是错的,只能给孩子带来巨大伤害。
1.行为训练——自我价值感破坏的开始
“只有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孩子才能走向真正的独立。”
“乖”似乎是普遍中国式育儿的基本要求。我们常常在微博上或者育婴书上看到所谓的“行为训练”,训练内容包括进食训练,睡眠训练,延迟满足训练,甚至是排便训练,训练的方式是哭声免疫法和哭声控制法,父母放任婴儿的哭声不管,直到哭声渐弱,直到孩子满足自己的预设和要求。不分婴儿成长规律和需求的“乖”是残忍的。这种训练的实质不是为了孩子成长为更好的独立的个体,而是为了家长的作息和方便。
婴儿从温暖的子宫中被分娩出来,是缺乏安全感的,初生的婴孩处于“全能自恋期”,会通过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哭声免疫法和哭声控制法带给孩子的只能是绝望,他会困惑:“我哭的时候居然得不到及时的回应”,这种来自生命最初的孤独会带来持续性的心理创伤。面对婴儿的需求和父母的精力的矛盾,一些家长选择牺牲孩子的需求。在初生的孩子最需要关注和温暖的时候,被迫看不见自己,只能看见大人的需求。
孩子自我价值感初期的建立,就这样被破坏了。喜欢宅的人,生活中的老好人,很可能是因为自己曾经的需求不被满足,从而主动削弱自己的生命能量,弱到无法与人产生交集,或者勇敢表达自己的诉求,从而成为一个“好人”,不给别人带来麻烦的人,这多么悲哀啊!
2.辨别溺爱,伤害和真正的爱
我们在生活中会观察到这样的现象,经济条件较好,或者家里零食较多的孩子更善于分享,经济条件不太好,或者父母限制零食的孩子往往比较吝啬。被满足的孩子更宽容更大方更善于分享,不被满足的孩子一生都在寻求被满足。
有的家长担心,总是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会不会成了溺爱孩子?真正的爱,溺爱和伤害是有区别的。举个例子,小孩在商店看到一个玩具飞机,想要买,你以家里有很多玩具为由拒绝了孩子的要求,然后某一天你看到了一个玩具卡车,你觉得孩子喜欢,于是买回来送给孩子。
这个例子很好的解释了爱与溺爱,伤害的区别。真正的爱是为了满足孩子,溺爱是为了满足自己,伤害是完全不考虑孩子的需求。有的家长没有办法陪伴孩子,于是在经济上补偿孩子,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反而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坏习惯,而他的内心依然是孤独的。
“爱向内灌注满了,自然会流向外界”。
被爱包围了的孩子,被爱灌满的孩子,会学会如何去爱他人,只有得不到足够爱的人,才会不断的索取。人们常说,父母关系不好的家庭的孩子容易早恋,其实就是这个道理。父母关系不好,容易造成两个极端,一是孩子不会爱,不相信爱,第二是通过别的方式索取爱,这样的孩子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爱,可能一个人对自己稍微好一点,就被拐入了“伪爱”的坑里。
3.从控制,依赖,共生的关系摆脱出来
亚当从身体里拆出来一根肋骨,变成了夏娃。但我们从未听过说,亚当拆下第一根肋骨变成了儿子,拆下第二根肋骨变成了女儿,拆下第三根肋骨变成了妻子。我们发现,一男一女是一个家庭的最基本的单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庭套着小家庭,大家庭式的父母做主仍然不断的贻害着青年一代的独立而健康的灵魂。
“你好,我就好”
“你有出息,我就跟着享福”
“我不能拒绝别人,否则撕破面子,关系就完蛋了”
“父母不高兴,肯定是我做错了什么”
……
这些话都是典型的界限不清的问题,如果一个家庭里,总有一个人牺牲自己,不断付出,最终的结果是家庭四分五裂。因为家庭的责任总和是不变的,一个人牺牲自己,必然逼迫着另一个家庭成员的不作为。长期的不作为,带来的只能是精神死亡。
想一想,我们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我们是否是父母的期待和想象?我们是否是父母唯一的精神寄托?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是独立自主还是依赖控制?孩子有自己发展的方向,如果一味的按照父母想象中的样子去发展,那么牺牲掉的,则是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他不知道自己是谁,只能长成圣诞夜的刻字雕花的圣诞果,而非苹果。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能否保持界限,直接影响了孩子以后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丰盛与否。
分清自己的责任和父母的责任,不要产生内疚和负罪感。是自我价值感重建的开始。你可以这样回答:
“孩子,我和你爸要离婚了”“那是您的事,离婚不是我的错。”
“孩子,你工作怎么样了?不要乱花钱。叫你多穿衣服吧,怎么样,感冒了吧?”“那是我的事。”
让父母培养丰富的兴趣爱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同伴同样的兴趣爱好,不要让自己成为父母唯一的兴趣和精神寄托。也不要把所有的精神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记住能够陪伴自己的,永远只有自己的另一半。
4.相信你自己,你值得更好的
“挣钱不容易,你一定要好好学习”
“这个玩具非常非常贵重,要仔细玩,不要搞坏了”
诸如此类的话,是在割裂孩子和金钱,自我价值感的关系。潜台词是:你的现在配不上珍贵的东西,你必须努力去获得。这种匮乏感其实来自于父母物质和精神生活,却通过言语传递给了下一代。孩子会怀疑和否定自己。
所以不要再教育孩子“粒粒皆辛苦”,而是和孩子分享工作和获取回报的快乐。不要向孩子唠叨“珍惜不浪费”,而是告诉孩子“你值得”,不要告诉孩子“养家不容易”,而是分享你为这个家庭奋斗的自豪和满足。不要去制约孩子,而是打开孩子的内心,才能让孩子享受广阔的宇宙和资源。
我支出的每一分钱只是因为我切实需要,我不买一样东西,只是因为我不需要,而非我不配。
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举了很多生活中的案例,展示了我们的自我价值感是如何被破坏的,并且如何通过自我察觉的方式去重建自我价值感。希望读过此书的我们,能够活的洒脱而自由,不再敏感而脆弱。
公众号,知乎,头条号:HFLZ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