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了小满,就走进了“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花”的季节。
这是一个水墨丹青的世界。
放眼望去,所有环抱着村庄的树早已由枯黄变得青翠,此时的乡村,是连绵起伏、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
目光沿着翠绿间的夹角漫游过去,是一片片金黄、成熟的麦子和油菜,丰收的气息像布谷鸟嘹亮的歌声,响彻在乡村的每一条路上。
眼底几亩秧水田里已是青油油一片,随时都在期待着,将生命写进附近的稻田。每天都看见阳光照彻在水面上,显出波光潋滟的样子。管理水田的农人在田间劳动不用戴口罩,他会按时扛着锄头,把裤腿高挽在膝上,光脚或着一双拖鞋就走在田间小路上,水面,他的影子清晰地披着乡村的蓝天、白云、树林和鸟语。
收割机呼喊着振兴乡村的响亮口号,在金色的土地上奔驰,水田在不断地扩大,然而“扛锄头”的大多就只是两三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壮劳力都走出去从事更为适宜的事业了。
早就看见老人跟着机械收割、翻耕、放水,看见他们赤脚走进田里,在水中检查坚硬的土块,用锄头将其捣碎,耐心细致的模样,就像是在跟自己多年的伴侣,过着庸常平静的日子。
最先收割是在4月中旬。暮春的薄寒还在乡村游荡,田中的水应该还会刺骨,然而赤足的老人竟会那样从容地走在水田里,田里的水在他们的脚下旋转,一圈圈的浪花向着远处翻腾。仿佛在老人们走进水里的那一刻,就已经点燃了水的沸点和激情。
从收割的时候起,成群的白鹭、牛背鹭就跟在老人的身后,参与农事的每一个环节。
现在,新冠疫情蔓延在国内已经式微,但一些地方“封城”的狼烟至今未曾熄灭,本地虽是低风险区,但炎炎烈日下,街上、车站的行人都还佩着口罩。在这种形势下,老人们将“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的担当安放在对泥土的坚守上,也就更显意义了。
夜雨后的乡村会更为清新,鹭鸟们张开宽大的翅膀在“家”与水田间穿梭。有的从水田鹭群里振翅,在空中表演着滑翔技巧,有的又飞回到宿营树林的家,在树梢与同伴翩翩嬉戏。鹭鸟们是幸福的,这里的乡村是它们的家乡,它们尽情地在丰收的土地上飞翔,抒发对家乡深深的热爱。
雨后的清新令绿色的乡村显得更为苍翠,也令秧田里的秧苗更为茂密。鹭鸟们伸缩着细长脖子,在秧田里悠闲地行走,惬意地觅食,洁白的翅膀被环抱的翠绿映衬得如美玉一样晶莹。千百年以来,它们与乡村、耕牛都是共生的关系,如今,乡村虽然没有了耕牛,但鹭鸟们依然一如既往地继续着与土地的缱绻深情。
鹭鸟们的忠贞,成为乡村和谐、祥瑞的风景,就像眼前那些行走的农人们。
远处,水田还在收割成片的金黄,眼底,紧靠秧母田的水田已经陆续插满了秧苗。其实,一些秧田早在半个多月前就开始插秧了。
那时,凉薄的寒意还不曾退去。露水丰盈的早间,打开窗帘,一阵阵“泠泠、泠泠”的声音就灌进了耳中,那不是黎明残存的虫吟和蛙鸣,而是一群老年妇女手足并用在水田中插秧发出的声音。
看样子,老人们是天一亮就站在了岗位上。他们会在水田里工作到中午,深角度地弯着腰,身后,是背对背的插秧伙伴,形影不离的是印在水中的影子。老人们有时会站直身体,挺挺腰,前后打量插秧的进展,然后很快又将身体深角度地弯下去,大弧度的扭身动作,诠释出他们意志的顽强和坚定。影子刻录下了老人的笑颜和汗水,它们会随着光照和老人们的动作,无微不至地围着老人跑前跑后。“泠泠、泠泠”的声音此起彼伏,仿佛听见的是一曲从容的琴声。下午至傍晚时段,老人们会再次相聚,怀抱水田的大琴,继续痴情地为乡村,弹拨下一个丰收的旋律。
朝阳初升时的秧田,丹青里没有了星星和弯月,太阳的影子倒映在秧田里,将水田渲染得彤红,完全一幅人间天堂的意境。放眼望去,那骑在水田马背上的青苗,仿佛迎着朝阳在奔跑,就像是一支饱蘸浓墨的彩笔,正将绿色的画风描向无尽的天边。那,就是乡村的高远和志向。
也许,新冠疫情的阴霾和狼烟,不会甘心就此退出我们的生活,但只要我们保持农人坚守泥土那样的意志,脚踏实地地防控,丰收,必定会如约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