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火的小视频故事《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频上热搜,各位老师评说纷纷,唏嘘不已!
下面就“精神内耗”这个话题做知识整合,知识搬运!
《反内耗》将内耗定义为“个人因注意偏差、思维困扰、感受与理智冲突,体验到的身心内部持续的自我战斗现象”。
内耗常常导致注意力、记忆力、判断力和自控力等心理资源的无谓消耗,减弱甚至摧毁我们的行动能力。
其实精神内耗又叫“心理内耗”。是个人因注意偏差、思维困扰、感受与理智冲突,体验到的身心内部持续的自我战斗现象。
心理内耗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心累,很沉重很疲倦的心累。如下症状请自检:
1、即使什么也不做,也觉得好累。
2、习惯性贬低自己,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3、高敏感,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
4、习惯性拖延,越拖越焦虑,但没有行动力。
5、经常后悔,对已经发生的事耿耿于怀,沉湎于不能改变的过去。
如果中招二条以上,就要在心里给自己敲个警钟了!
两个小tips,一起练习摆脱心理内耗的煎熬!️
一、找到自己最闪光的一面
内耗的人习惯性贬低自己,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但这往往是因为对于自己不擅长的方面过于关注,用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去过分评判自己。
此时我们就需要清楚意识到自己的优势,以对抗自卑自责的不良情绪。
二、恢复对生活的掌控感
当我们沉湎于自己“没有做成的事“,或是“不能改变的事”,而忽视了一些我们能够做成的、可以掌控的部分时,就容易产生无力感。
试着别对自己说“我太糟糕了”“我什么都做不好”,而是多对自己说“我尽力啦”“现在的我已经很棒了”。
按照自己的内在心灵轨道往前走,不要被人推着赶着往前走。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知道什么样的生活适合自己。知道在任何一种结果来临之前,我们必然要付出很多播种与耕耘。
庆山
《心的千问》
心有千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