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梁艳分享第四十六天。网络五期初级。
7月1日的晨读,当刘老师读到:“这个学派教我如何用不同的视野去看待生命故事,进一步地教我去看到人们面对问题的努力、付出与不容易,愿意去专家化,去见证人们生命既有的知识、技巧与力量,去相信,也去丰富鲜为人知的故事。”时停下来,结合焦点理念对这段话做了很详尽的解析。但对我感触最深最感兴趣的,也是我第一次听到的一个心理学名词“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狗)时提出的。是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也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里状态。每个人对不可控事件的解释归因风格不同,也会造成不同的后果。因“习得性无助”而产生的绝望、抑郁和意志消沉。成为许多心里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
“习得性无助”的人的心里状态:1.低成就动机。往往不能给自己确立恰当的目标,对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成功的希望,因为不再指望自己成功。2.低自我概念。“习得性无助”的人在生理特征等各个纬度上的自我概念均低于一般人。他们态度消极,对学习毫无兴趣,自卑多疑。3.消极定势。“习得性无助”的人生活经验往往是失败的,受他人消极评价,而逐渐形成刻板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态度。认定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注定永远是个失败者,所以他们往往固执己见,不吸收别人的意见和建议。4.低自我效能感。“习得性无助”的人自我效能感低,对自己的能力持怀疑和不确定的态度。遇到挫折时,往往没有自信,不加努力就放弃。因为怀疑自己的能力,所以常常会感到强烈的焦虑。
“习得性无助”产生的原因:1.学业不良状态的长期积淀。学生在学业不良状态的长期积淀导致了非智力品质的弱化,虽经努力,仍然失败,一次次的失败打击,使他们做出不正确的归因。认为自己天生愚笨,能力不强,智力低下,不是学习的料,而主动放弃努力,甚至变得破罐子破摔起来。无助感与失尊感是“习”得的,不是天生的,是经过无数次的重复、无数次的打击后慢慢形成的一种消极心里现象。2.不恰当的评价方式。“人之初,性本善”,任何人最开始时都是积极向上和充满热情的,只是在做事情(学习)时表现的不够好,受到他人(老师)的批评和嘲笑,便产生焦虑和不自信情绪,进而对探求事物和参加活动产生恐惧心里。由于焦虑和不自信,导致他们一系列失败,失败再次带来不恰当的评价,于是又增加他们焦虑和恐惧。如此恶性循环,“习得性无助”便产生。3.不正确的归因。不正确归因是产生“习得性无助”的主要根源。一旦一个人将失败归结为是自己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造成的,就容易感到内疚、沮丧和自卑,觉得天生就这样,再付出努力都无济于事,从而自降标准,得过且过。
不看不知道,一看惊一跳。原来“习得性无助”后果这么严重。然而它从萌芽状态到铁板钉钉的事实,并非是一朝一夕的,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尤其是孩子成绩不好时,不要打击、讽刺、嘲笑或简单粗暴的打骂,更不能将孩子成绩差归因于“笨”、不“聪明”、“智力”弱等方面。如果家长(老师)的这些行为促使孩子真的认为自己天生就不行而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形成“习得性无助”事实,那么家长(老师)就是孩子变成“习得性无助”的推手。当孩子成绩差时,用焦点理念引导孩子,鼓励孩子,相信孩子。如果孩子通过努力,成绩依旧不理想,就要尝试着改变思维,引导孩子改变学习方法、习惯等,帮助孩子度过失败后的“焦虑期”和“绝望期”,而不是看着孩子努力后失败,再失败的打击,否定。这也是刘老师强调的“防”,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