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锦璱(图文设计)
上一篇:【锦】打卡31《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八)
打卡32 阴阳应象大论(其九)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
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而耳目聪明,身体强健,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tián dàn)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中医古籍出版社】《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本篇讲述了阴阳的特性和相互作用,并从阴阳对立统一的角度,讲述了阴阳变化对人的影响,以及如何用阴阳学说来解释疾病。所以,无论是对疾病的治疗还是养生,都应以调和阴阳为原则。
调和阴阳要顺应自然规律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则灾害至矣。
【注释】
1.七损八益:由于未有明确解释,导致后世有诸多猜测。比较有名的有阴阳纲纪说、阴阳术数说、四象说、房事说、炼丹说等。其中阴阳纲纪说:八益是指“阳胜”之身热、腠理闭、喘粗、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烦冤、腹满死等8个症状,七损是指“阴胜”之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寒、厥、腹满死等7个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