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里的何小萍是个被边缘排挤的人物。
汗出得多,家里省钱没钱给她洗澡,味难闻不是她的错。
第一天在排练厅转圈摔倒,是她的错。除了刘峰,没有人去追究是因为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身体疲劳,加之心情紧张的缘故。
第一天不告而借林丁丁旳军装去照相寄给父亲,是她的错。除了刘峰,没有人体谅和愿意去了解何小萍是因为思念父亲,而又改了他姓的愧疚。及参军入伍,以为开始一段崭新有尊严新生活的喜悦,想迫不及待地告诉父亲。事件背后的缘故。
衬衫里藏胸罩不是何小萍的错,因为和她没关系。可是同龄人幼稚的残忍,以一反三的愚昧推理,将伤害再一次加诸到她身上。
何小萍不想救场,消极装病是她的错。可是没有人会去追究她是因为她自己及对刘峰的处理,对整个集体寒了心。如果是在这个集体伤害欺负她的都是同龄人。因为青春懵懂的年纪,不懂得体谅、善良和善待他人。而政委则是用成年人的老谋心计狠狠伤害了何小萍。
对,何小萍是调换了体温计。用这样拙劣的手段装病,不想上台。可她终归是站在了台上。我相信即便没有政委的那翻鼓动,她也会好好跳的。毕竟她在练功房,一个人偷偷洒了那么多汗水。
可是政委,这个教导别人思想的成年人,用成年人的狡猾心计狠狠算计了何小萍。
政委在舞台上的鼓动,让何小萍热泪盈眶。如果政委给出色完成任务的何小萍一个宽容的机会,而不是过河折桥。何小萍的人生应该是另一种样子。
同龄人因懵懂的的年纪,匮乏的人生阅历不懂得善待他人,对何小萍排挤、欺侮是年纪还没有长大不懂事而不懂得善待的错。
而政委就是成年人世界里赤裸裸的伤害了。政委有高明的做思想工作的方法,在台上鼓动何小萍的情绪是成功的。为什么不能多一点点善良宽容,不要在事后用成年人的报复处理何小萍。无论何小萍之前思想如何消极,救了场是不争的事实。可这就是生活。
何小萍说:“不被善待的人,最懂得善良。”因为不被善待,刘峰的善良如黑暗阴泠中温暖的火光。因不被善待,才懂得善良的可贵。这是她的集体旳其他青春年纪的同伴,在顺风顺水环境中长大,还没经历人生坎坷之前还不能懂得的。
何小萍成了战斗英雄,进了精神科。直到此时,政委才会拍着胸囗对所有人说,“何小萍在文工团是这里受了伤。”。我真想说,给她心口最重伤的不就是你吗?如果何小萍没有成战斗英雄,你还会这么愧疚吗?那些欺负过她的同龄人会愧疚吗?我想不会。
我们的青春里、一辈子里谁没伤害过几个人,或被伤害过?只不过《芳华》放大了这种突出。把何小萍放在战斗英雄,并进了精神科的位置上,来看文工团最后一次解散前的演出。
如果没有这些突出的放大点,那些把她边缘化、排挤、欺负、伤害她的人,有几个会扪着良心,觉得愧疚于她呢?
何小萍穿着病号服,在剧场外以天地为幕一个人的演出,那么美。比剧场舞台上的演出撼动人心。
即便被边缘化排挤的青春,那也是一个人的一代芳华啊。
愿我们善良,懂得善待身边每一个人。
无戒365极限挑战写作训练第4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