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小的时候,我们家乡过端午节是不吃粽子的,我们那儿炸面泡子。
端午节往往赶在麦收农忙的时候,新麦子打下场了,一年的辛苦有了收获,大家心里高兴,便炸面泡子改善一下生活。一是为了过节,二是犒劳犒劳自己。
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生产队里在端午节炸面泡子的情形仍记忆犹新。一大早,几个年轻的妇女就开始准备了。先和面,满满的两大盆,兑上足够多的水,再稍微放点儿小苏打,然后用两只手不停的搅拌。待所有的面都吸饱了水,不再有干面的时候,便开始摔打。一双粗壮的大手,从面的下部抄起来,再使劲摔在盆里,循环往复,直到面团起了大泡,才算完成。盖上盖子,在大盆是饧着。这是个体力活,要几个人轮流操作才行。
面饧好后,便可以炸了。
简简单单的用几块砖垒个灶台,坐上一口大的平底锅。浅浅地倒上一层油,便可以下剂子了。大娘或婶子一只手拿一根筷子,在饧好的面上轻轻一戳,然后再交叉着一搅,一拽,于是一个比核桃稍微大一点的面团便粘在了筷子上,趁势往锅是一丢,不一会儿便丢满了整个锅底。
这种饧好的面十分神奇,遇见热油马上就变大,就跟吹了气一样。本来核桃般大小的面团,下到锅里不一会就鼓涨起来,拳头般大小了。
炸面泡子时,往往是先挨着锅沿丢一圈,然后再慢慢的往中间丢,直到把整个平底锅布满。然后盖上锅盖,用大火烧,也就三两分钟吧,换成小火,同时把锅盖掀开,把面泡子翻个个儿。这时候,面泡子已基本熟透,黄灿灿的,像一个个金色的柿子。接着,再稍微盖一下锅盖,便可出锅。出锅后,先敬天地诸神,然后再用秤秤好,分给各家各户。
那时候,我妈妈在农村教学,我们在学校附近的村庄里借住。社员们厚道,每次炸面泡子时也总忘不了分给我们一份。因此,我们也总能分享到社员们的喜悦,吃到好吃的面泡子。香酥的面泡,外酥里嫩,咬一口,喳喳作响,撕开来,里面是一个个的小蜂窝。
那个时代,虽然不吃大锅饭了,但土地还没有承包,百姓的生活仍然艰苦,常年难见到白面。而油,更是珍贵的要命。不过年不过节的,老百姓基本上不炒菜吃。吃饭时,就的是自家腌的老咸菜,或者顺手从地里薅把野菜,用蒜泥一拌就是一顿饭。所以,对于常年不见荤腥的人来说,端午炸面泡子吃真的是一件喜事儿。尤其是儿童,像过大年一样兴奋,围在面泡子锅周围,任凭大人们撵来撵去,总也撵不走。直到炸面泡的哪个大娘婶子看不过去了,悄悄地塞到手里一个,便心满意足的躲到一边,偷偷吃起来。实际上,一个村庄里大多都是同一个姓氏的本家,围观的孩子也基本上每个人都能得到一个。
后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面泡子再也不仅仅只端午节时才能吃到,炸面泡子卖的,早已遍布城乡的大街小巷了。无论早晨还是晚上,只要是饭点儿,你走出家门,不多远准会看到油炸面泡子的锅。三五块钱就可以大快朵颐,尽情的享受可口美味。早晨的时候,卖面泡子的还常常和卖胡辣汤的搭伴,这边摊子要几个面泡,那边摊子来碗胡辣汤,简直绝配!
我小时候的端午节,虽然不吃粽子,但仍然会非常满足,非常愉快开心,尽管端午应该是个悲伤的节日。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