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标为据 以教材为基 以学生为本 |科学优质课赛课课例研讨收获

    今天的新教师教研活动在金牛区教科院开展了以2023年科学优质课赛课课例为主题的研讨沙龙。首先,赛课老师从突破、遗憾、收获三个方面分享了本次赛课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指导老师、评委老师和教研员刘老师从上课的内容对12位参赛老师进行了点评。回顾今天的内容,对上好科学课,我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1.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应该以新课标作为依据。比如在《斜面》一课新课标中指出,利用工具解决问题。阅读课标后就提醒我们就会更加关注到斜面的作用,而不是只注重实验探究过程。有了新课标的指引,让我们对实验背后的逻辑有更深入的思考。

    2. 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是以教材为基础的优化。教材中的每一课都是有价值的,课与课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阅读教材为我们上课提供思路,教材中的关键句子为我们的课堂提问,特别是关键环节的衔接提供范本,而基于教材内容的实验改进是为了让学生学的更好。

    3. 教师对科学课的精心设计都是为了开展一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今天点评的各位老师多次提到了我们的科学课对学生的思维是否有提升,一节优秀的科学课对学生的思维一定是有提升的。想要有提升就要求我们必须关注学生,关注学情,关注前概念。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秦老师提到了让学生成为课堂内容的设计者和参与者。

    总之,上好一节科学课要准备很多内容,关注非常多的小细节,真正上课时更考验老师的临场发挥,这都是我们需要反复磨练的本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