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事实,运用不同的思维,行为会产生巨大的差别。思维,是我们解读事实的起点,是产生行为的源头,是决定结果的根本。
结构化思维会把零散、无序的信息,加工成系统、有序的信息,便于我们提高认知,高效工作并正确决策,这更有助于实现自我目标。现在我们需要先了解思维的过程,直到搭建起结构化思维。
1、认识思维的过程
只有我们了解了思维的过程,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加工处理,就会形成我们的思维方式。
思维的过程主要分为:获取信息、加工处理、呈现结果、迁移运用。
这里要注意几个关键点。
第一是我们最容易获得的信息,通常是别人希望我们看到的信息。别人会把他们认为有利的信息摆在最显眼的位置,甚至是刻意放大,而把不利的信息隐藏起来,我们就会顺势选了对方要的答案。
所以我们要学会主动寻找,不要掉入别人控制的陷阱里。
第二是大脑会自动帮我们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符合我们关注的信息。就好比“孕妇效应”,怀孕的时候会发现满大街都是孕妇。自动筛选功能虽然能帮我们从海量信息中迅速抓到重点信息,但是会让我们只看到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多渠道收集资料,寻找和自己观点相反的信息,咨询旁观者等方法来避免信息筛选误差。
第三是迁移运用是缩短进步时间最好的方式,原来很多企业在淘宝上开店,后来有了微信,看到有人在朋友圈卖货,部分企业又开始走微店模式,把客户变成自己的经销商,客户只要分享链接给朋友,就能获得分销奖金。这两个过程都是借用新渠道,把原有的产品或者销售模式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盈利方式。
有的人有所经历后,只增长了见闻和脾气,而有的人会总结经验,迁移运用到其他事情上。
实际上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不一样,而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和阅历的增加而改变,向着更系统、更高级的思维结构进步。
2、搭建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是一个建立清晰、稳定、有序的思考结构,它的思维模型有多种形式,5Y2H思维、认知圈思维、流程思维、人事物思维等。其中以金字塔结构最为直观和简单易懂。
金字塔结构是将结构化思维具象成一幅画后,形成的类似三角形结构的树状图,它直观地体现了由结论、论点、论据组成“先总后分”的结构。
例如,在某次战斗指导中,司令官开门见山地说:“就目前局势看,关于这次战斗,无非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我军先于敌军到达根据地;第二种情况,我军与敌军同时到达根据地;第三种情况,敌军先于我军到达根据地。”然后一一讲述每种情况下我军应如何开展战斗。这便是经典的金字塔结构。
作者主要阐述思维是人脑对信息有意识的反映,是把接收到的信息经过加工最终形成认识的过程。思维重复多次,就会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又会直接决定我们怎样去认知事物、面对问题。
构建结构化思维,是让零散、无序的思维方式变得系统化和有序。经得起深入分析和推敲的思维结构,是改善思维方式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