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很多的成果汇报课,越看越感觉到老师们并没有理解我们上这种课的目的是什么?很多老师上的是一节纯展示课,说白了,就是表演课?他们追求的就是展示学生的才艺,吹、拉、弹、唱、画、朗诵等各种形式的表演,一节课中,参与表演的学生就是演员,而未参与表演的学生就是观众,类似于看客似的观众,整节课甚至整个活动都似乎与他们没有多大的关系。
我不禁陷入了沉思,这样的课,学生能收获什么?这个主题活动对他们有什么意义?有什么影响?活动结束后,他们是否还愿意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反观这些课,我们会发现,老师们并没有很好地了解上这样课的真正目的,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只是他们口号,并没有落实在行动中。
我认为,无论是那种课型,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课,引起学生思维碰撞的课,才是好课。那么,我们追求的成果汇报课就应该是这样的:一是通过每组学生的汇报,我们能看出学生经历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有哪些成果等;二是我们还能看出学生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所遇到的困难或问题,他们是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是我们能看出学生采用了什么方式方法开展活动,效果如何等;四是我们通过学生的汇报,可以看出学生思想上的变化,能力上的提高,兴趣的增强等。
总之,通过听成果汇报课,我们能够与学生产生共鸣,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学生参与的整个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