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在互联之前学习历史倒也清净,书籍的匮乏使得史流一点点进入视野,范文澜的中国通史,字比一般的书的字要大,看一眼就知道分量,书中的彩页更加证实它的真实性和那些西方小说的作者头像一样,沿着历史的线你能迅速的越过时间观看你身前的社会国家百姓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农业。。。中国通史占据我的历史田地一段时候后,二十四史与史记涌了进来,史记是在新华书店买的,二十四史价格太贵几年的工资也无法买上一套,它放在书架上让你仰望,只能去图书馆借阅,不管什么版本的二十四史都不外借只能在馆内阅读,读完它真的很费时,许多内容读过就忘了,帝王的事一件接一件,让你有这与你何干的感觉,只有那些与文化有关的内容让你认真的停留一度成了学习文字学习文学的变通,这与中国通史不一样有点像看史记,都说太史公写的公正精彩实质是赞誉其文采,因为家里有一本史记就用不着去抄写摘录随时可以阅读也有自己喜欢的则能背诵,如项羽本纪,刺客列传。一日中山东路书店有蔡东番写的历史演义全是以章回小说形式写的历史,买回来狂读除了前汉没有三国演义写的好其它都要比二十四史强,虽然它在历史人眼里算不算什么历史顶多是个野史,可我喜欢这样的角度,一个人吃透二十四史有了自己的史学观在用人乐意接受的文学形式写出来要比其所谓正史更有历史味道,这个清朝人真的很厉害可以算是一个历史高手,普通人借助它的角度直达历史,而你的历史观也可能从此而开始发育慢慢成熟,再去听那些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百姓创造历史还是历史创造历史时你就不会混乱,当你看到民国史有两部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几部,犹太史,基督史,伊斯兰史,佛教史,西方史有几部时就不会为历史苦恼了,只有到了此刻我想你已经发育成熟了,此刻回望许多人还在从电影电视中去看历史那不知道要偏离成什么样子,还有网络中的历史什么人都来写世界,乱解历史这块最为严重,夏商周的历史国家还在组织人续写,自己的历史还没有写居然去写遥远的历史太荒唐了,一个人唯一能做的是看是自己的历史,看多少算多少,看国家的历史,历史人的历史,要是你能有还原的真本领看也可以,否则你知道的永远只能是他们自己写自己的历史,总是后朝写前朝的历史,总是一件事件两种记录,历史的真实性仿佛永远只能存在于这两者之间,谁也无法看到真相,却能提供真相的场景角度,一切只能靠历史人的复活唯有他能够述说自己经过的历史唯有他留下的文字音乐色彩可以还原经过的时空。。
短笛代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