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革命是人科动物真正成为人类之后取得的第一项成就,这一革命使得古代大河流域产生文明。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存在于前3500年至前1000年,被称为古代文明。逐步被中亚大草原和中东沙漠的游牧民族所灭绝,古代文明灭绝,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古典文明。不同于古代文明局限于大河流域,古典文明具备逐步扩展的能力,直至相互接壤,覆盖整个欧亚大陆。不同的古典文明有其独特的风格,包括社会、宗教、思想等。
古代文明的起源
1:文明发源地
最早的文化中心既不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也不在尼罗河流域,而是在苏美尔,位于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南部,南邻波斯湾,前3500年,一些改进技术正在农业耕种的农业公社,成功完成了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过渡到文明(古巴比伦)。其他文明,如埃及文明起源于前3000年(古埃及),印度河流域的文明起源于前2500年(古印度),中国黄河流域文明起源于前3000年(古中国),中美洲和秘鲁文明起源于前500年。
2:文明区别于部落文化的标志
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利、纳贡税收、文字、社会阶级的等级、建筑物、艺术和科学等特征。
3:文明为什么始于大河流域
农业灌溉技术的产生:在河流上游山区地区,雨水充沛、阳光充裕,人们实现了农业革命,从山区迁移至大河流域时,低处虽然雨水少且河水泛滥(大禹治水),缺少建筑石块,但是具备大量的木材和枣椰树,芦苇荡的动物和肥沃的冲积土。在雨水缺少的条件下,发明了灌溉农业,农作物产量暴涨,食物增加意味着人口增加,放过来继续开田扩土,逐渐发展成为文明。
4:古代文明的技术发展
(1)冶金术的发展:金属的发现和提炼,从石器时代逐步发展为铜器时代(主要是红铜,不掺杂),能融化制备出各种容器。前3000年左右,发现可以在金属里面参入其他金属,制备更耐用的合金。前2000年,发现在铜里面参入錫,效果最为理想,称为青铜,至此进入了青铜时代。
(2)犁的发明使得人类首次能利用自身以外的力量作动力,大大提升了耕作效率,堪称蒸汽机、内燃机、发电机的先驱,前1400年传入中国。
(3)风的利用及横帆的发明使得人类可以利用人造的力量做动力,为水路贸易奠定基础。
(4)车轮的发明不仅可以运载货物,同时在战场上作为战车冲锋,其中陶轮的发明使得人类可以批量生产最早的工艺品,陶器。
5:古代文明的制度发展
(1)技术革命和制度革命的相互促进作用加快了城市革命和文明的发展。
(2)阶级分化是文明的显著特征:最早的贵族阶级为祭司。从朴素的村社圣祠,随着人口发展逐步发展为寺院,是最早不用从事生产劳动的人,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剩余食物不断增多,祭司集团慢慢出现,不仅管理各项经济活动,同时对经济各技术等各方面有促进作用,不如发明了文字用于记载。
(3)随着城市发展日益壮大,社会成分日益多样,宗教贵族的地位遭到破坏,战争频率和规模愈来愈大,战争时期推举的战争领导人,由于战争多持续时间长,领导人任期很长最后直接变为军事首领,最后当上国王,成立帝国,宫廷和寺院的竞争最后以互相合作为结局。
(4)随着国家兴起后,非农业商品的产量大大增加,陶瓷、金属器具的出现形成了中产阶级的新兴市场。新的市场意味着贸易,原料和产品的相互贸易拓展了国家的外交事务。
(5)同时国家军队建设、宫廷支出导致苛捐杂税日益严重,阶级分化随着政治权利的集中开始日益的严重,从死后的陪葬品可以看出。
从部落文化到古代文明的转变是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相互作用的结果。
古代文明的传播
建立在血亲关系上的部落生活闲适随意,不存在延长工作时间和增加生产量的压力,因此生产效率低下,然而进入古代文明后,建有国家机构的阶级社会从农民身上征收租金和税收使得农民更努力的工作,生产率低下的部落文化终将被慢慢取代。取代部落文化的过程也是古代文明逐步传播的过程。
古代文明的类型
石器时代的各种文化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比例不同而迥异,同样的,不同的古代文明之间也具有很大的差异,然而,也具备两个重要的共性:社会关系的新的不平等和性别关系的新的不平等。
1:社会地位的不平等
所有文明建立在了贡纳关系而不是血亲关系的基础上,即取决于税收、地租和劳役形式的贡纳关系。
2:性别关系不平等
旧石器时代女性作为食物采集者对食物供应贡献甚至大于男性,新石器时代农业技术简单,妇女可以耕作同时继续采集,依然和男性保有平等的地位,至古代文明产生后,
(1)随着灌溉、冶金、犁田等技术不再适用于女性,新型的农业破坏力女性的经济独立,因而也破坏了她们的社会地位。不仅仅在农业,在政治、军事等各方面都被男性垄断,因此逐渐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格局,同时认为女性为不太重要的性别。
(2)男人为了继承自己财产的是自己的亲身孩子,因此制定也严格规章制度限制女性的性行为,也是造成女性地位低下的原因,甚至逐渐发展为以后的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有观点认为婚姻制度起源于财产制度,而财产来源于权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