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重建》读书笔记
愿每个人都能学会爱的能力!
愿每个人心中都能够充满爱!
愿每个人都有足够强大的心!
1.本书概况
《心的重建》主要讲述如何面对失去,失恋、离婚、死亡、失业等。
这本书包括三个环节:帮助你感受你的感受;让旧伤浮现以获得治愈;改变关于恋情、爱情、生活的扭曲想法。
改变分为四个步骤:我们的行为——我们的消极思想——积极宣言——新行为。
这本书很好地讲述了这四个步骤实际运用的案例,就像一位老师,反复告诉我们这些步骤,以便我们可以熟悉它们,并接受这样一个观念: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别人创造了我们的生活。
2.书中的积极宣言
关于意识:关注你的思想。感恩你的潜意识。
关于爱:时刻准备着迎接爱的到来。在我还活着的时候,愿意体验一切爱。
关于误解:只有我自己才能理解我自己。
关于平和:我期待每晚都能在平和中休息。
关于失去:我尊重我的失去。
关于错误:我从我过去所犯的错误中获得了治愈。
关于自我:我为我自己而存在。男人会爱上我,也会离开我,但是我会一直爱我自己,一直支持我自己。
关于分手:虽然我并不理解这次分手的原因,但是我会接受这个现实,这样我才能开始治愈。发现双方不合适时,勇敢分手是完美的解决方法。
关于离婚:我不同意离婚,但是我尊重另一半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
关于死亡:人生有两个必备的要素:出生和死亡。死亡是完美人生的必然结局。
3.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失去”是说,你曾经拥有过一个很好的东西,但是现在没有了,而且再也不会回来了。失去一个不好的东西不叫失去,失去之后有更好的代替也不叫失去,失去之后你不在意也不叫失去。——露易丝·海《心的重建》
生命中很多重要的人和事,总是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与之告别,恋人、亲人、宠物、工作、健康……
我上小学前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姥姥姥爷家长大的,从小与胡同里男孩子们一起长大,有点男孩子性格。母亲家我这一代只有我这一个外甥女,从小是被庞大的,姥爷是一位名老中医,也是最庞我的人,小时候经常看着他给别人把脉诊病,小小的我也想长大后像他一样治病救人。
但是从上小学开始,我的生活彻底改变了,因为我要跟着父母住了,父母都是单位的先进分子,工作很忙,踏入小学一年级第一天我就学会了做饭,属于无师自通型的,每天都是自己上下学,父母从来没接送过,每天放学后烧好水,熬上米饭,把菜洗好,自己开始写作业,从小自律性较强,因为学习挺好,父母对我的学习也是从来不管不问。那时候,最开心的就是每个周末去姥姥姥爷家呆一天半。
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还在上班的姥爷突然去世,最爱我的人走了,我好像一下子从天上掉到了地下,变成了一个没人疼没人爱的孩子……
初中毕业那年,我15周岁,面临升高中,当时的选择一是上中专挣钱后再学习,二是高中考大学,对于一个15岁还未成年的孩子,父母是不是应该指导一下孩子的未来,报志愿的前几天,我与父母商量,他们让我自己看着报,报志愿的前一天中午,我跑到父亲的单位问父亲,我该报什么?父亲说报啥都行,只要你不后悔就行?当时我非常生气,就跑到母亲单位问母亲,得到的答复差不多,我哭着回到了学校,继续上下午的课,老师同学都劝我考高中上大学,按我的成绩上个好高中没问题,但当时中专录取成绩更高,我从小立志当一名外科医生,但中专没有临床专业,只好报了护理专业,从此,我的大小事物都自己做主,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中专上学大部分时间住在姥姥家,每天放学后买着菜回姥姥家,学习和生活过的比较惬意,姥姥是位知书达礼、个性很强但情商很极高的女性,幼儿园老师退休的她经常给我讲一些哲理性的故事,教我如何做人。小时候她挺觉得唠叨,渐渐长大后,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困惑,我都去请教姥姥,总能得到较好的答案。1995年3月,久卧病床的姥姥去世了,对于她而言是一种解脱,对于我却是一种痛,精神支柱没了,就像一个游魂一样,遇上事想不通的时候经常独立跑到姥姥姥爷坟前去哭诉,想想那时的自己真的是幼稚啊……
生命中的失去,就是重整命运的时候,现在的自己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渐渐懂得,亲人的离开是一种必然,活着的人只有活的更好,才能让离开的人安心。以平静之心接纳不可改变的因果,感受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