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50期“渡”专题活动。
听到李伯逝世消息时,我已经从大城市逃亡到自小生长的家乡,躲避债务与纠纷,准备背负老赖的身份悄无声息地生活。
母亲看到我回来,喜悦之情洋溢在她的脸上,她用心给我做了各种美食,但从未问过我回来的原因。而我就像一个和尚每天敲钟那般,千篇一律地重复着日夜,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或能干什么。
晚上,一家人像往常一样围坐在餐桌前,享受着美食。母亲突然问我:“你还记得小时候载你渡河的李伯吗?”我的头微微摇了摇,沉默不语,继续吃饭。但内心深处已经燃起了回忆的火苗,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门,熟悉而模糊的人影慢慢闪现。
“唉!他昨天人没了。”母亲说出这话的时候,脸色悲伤,忍不住的叹气。平日里沉默寡言的父亲突然开口:“等吃完饭,我们过去帮忙。”他转头看向我:“你也去。”语气坚定而有力量。
我懒得抬头,只给他们一个懒散的摆手姿势。没想到父亲居然生气地拍桌子::“你敢不去?看我不打断你的狗 腿。人家对咱有恩,村里的每个人都受过他的帮助。你知道什么是知恩图报吗?就跟欠债还钱一样,是天经地义的事。”这番话瞬间让我震撼至极,羞愧感涌上心头,嘴里的食物变得难以下咽,我狠狠地扔下筷子,独自一人冲出屋子。隐约听到母亲的抱怨:“你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孩子好不容易回来一次,你为什么要发火?好好说话不行吗?”
夜幕降临,寒风凛冽,夜色变成了迷人的画卷,让我忘记了身上的寒冷和内心的烦忧。在不知不觉之中,我来到了一座桥的面前。这座桥在儿时的记忆里并不存在,与之替代的是一个渡船夫的身影。他每天穿梭于江水两岸,载着各种各样的人和他们的故事,仿佛这桥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让那个模糊的身影渐渐清醒而明了。
他身着朴素而整洁的衣服,头戴斗篷,脚穿着草鞋,一直默默地为村民服务。尽管每次都会收取费用,但对孩子、老人和孕妇,却是免费的。即使你手头拮据,他也会将你送到对岸。他曾说过:“对岸是梦想,是改变生活的希望。”正因如此,村里的长者们对他十分敬重,年轻一辈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李伯。
我知道他姓李,全名记不清楚。听母亲说他一生未娶,也没有子嗣。但就这样的单身汉,却是一个有着血性的男儿。他刚直不阿,敢说敢做,为人正直。
印象最深的一幕发生在我上学时,我被一群人挤下船,只能无助地站在原地,眼睁睁看着大人争先恐后地登船,就在那一瞬间,李伯看见了我,他毫不犹豫地下船,将我抱起来,并对人群大喊:“娃娃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你们这样只顾自己而不照顾弱小,心里不惭愧吗?”
“我又不是没付钱,你凭什么这样跟我说话?”一个年轻的小伙突然质问,让已经愤怒的李伯再次爆发。
“凭什么?就凭你不尊老爱幼,欺负弱小。有钱又如何?难道就高人一等?”说完,他将钱狠狠地扔在小伙脸上。
“你要是有骨气和本事,自己游到对岸去,我这条船不渡你这样的人。”
“以后上船自觉排队,老人小孩孕妇一队,其他人一队。队排好了,我们再过河。”
从那以后,所有人铭记李伯的教训,有条不紊地排队上船。
此刻,微风吹拂着江边,轻轻拂过我的面庞,将我从遐想中带回现实。我站在桥上,看着村庄的巨大变化,想起母亲曾经提起的往事。
在改革开放初期,村里年轻人大部分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留下的老儒妇幼承担起农耕的重任,使得很多村民难以适应。李伯知道此事后,就要求每户人家留有一个能干活的人,这样就不会把全部负担推给家人。而那些不遵守规定的人,李伯不让他们乘船过河,这使得一部分年轻人留在家中分担农活。
我虽不是留下的那部分人,但清楚记得李伯曾对我们语重心长地说过:“不管以后是否有出息,你们都要常回家看看,不要忘记家乡。”
过了几年,确实有许多在外闯荡并有所成就的年轻人回到村里,他们希望在两岸之间修建一座桥梁,以便与外界进行交流和贸易。但有些村民坚决反对,认为已经有李伯的渡船夫就足够了,没必要花钱建桥。当李伯得知这个情况后,他将自己的船卖掉,并把所有卖的钱直接捐赠给村里用于修建桥梁。这让那些抱有幻想的人,彻底绝望,全村人只能同心协力开始建桥。
事实最终证明,这座桥的存在打通了村庄与外界的联系,为家乡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焕发出勃勃生机,创造了更多的机遇,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这些真实的故事,引起我内心强烈的好奇和深深的困惑。第二天,我按时参加了李伯的追悼会,看着全村人为他送行,感谢他长久以来的照顾与奉献,他那种伟大而无私的精神让我深感震撼,使我心中产生一种强烈的罪恶感。
我为自己逃避责任、自暴自弃的行为感到无比可耻!这种卑劣行径使我失去了站在李伯面前的资格,更辜负了他曾经对我们说过的那句“常回家看看”。眼泪终于失去了控制,再也无法抑制,模糊的双眼看到年迈父母蹒跚的步伐,内疚之情犹如一把匕首深深插入心脏,使我呼吸困难。
我跪在父母面前,放声痛哭,诉说着我罪行。但他们并未责怪我,只是温柔地安抚:“孩子啊,我们早已听闻你在外遇到了困难,但你从未向我们说明,我们也未敢多问。想着只要能看到你健康、快乐,我们就满足了。可是,你每天颓废懒散,不思进取,我们只能默默地看着,心如刀割啊。”
“对不起,真的对不起,我...我必将痛改前非,再不让你们为我担心。”
母亲从口袋里拿出卫生纸,轻轻擦了一下眼角的泪痕,并将多余的纸张递给我:“我们的积蓄虽然不多,但也能缓你燃眉之急。我们愿意相信你,是因为你是我们的骨肉,更是我们的孩子,我能感觉到你决心,切莫让我们失望啊。”我感到温暖的涟漪在内心荡漾开来,滋润我羞愧的灵魂。这种父母的爱和信任,像是一盏明灯,照亮我以后的路。
现在,我有勇气去面对一切困难,因为我深知他们将一直在我身旁,坚定地支持、鼓励并守护我,这让我感到无比坚定和勇敢。
最终,我重新开始面对生活中的困境,积极处理各种问题和困难。我利用父母的资助买下了一艘历经沧桑的二手船,重新承担起象征着李伯渡船夫的职责。除了传统的渡船服务,我还向游客们介绍家乡的美食和网红打卡旅游景点,还会倾情的讲述有关渡船夫真实而感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