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5复利挑战复盘

本来没有打算加入“复利挑战”小组活动,因为听课、互动还不够积极主动,怕万一马大哈不小心“插足”哪个优质小组,耽误其他成员拿奖励,那可不太好,哈哈。

先说结论:幸好没错过这次活动,不仅倒逼自己对健康、认知的复利有更深认识,还意料之外恢复了不错的睡眠,收获了同频朋友,飞轮效应确实有威力呀(目前还不敢说巨大,哈哈)。

这次复利挑战的小成功特别值得庆祝,总结几个取得“胜利”的关键词,感谢群友们专注于同一个方向,相互鼓励,共同完成既定目标,冲冲冲。

1. 关键词1:提示。

加入“折腾的乌龟”小组,除了群名太吸引人,更主要的是小组成员争先恐后发帖的“挑战声浪”太过热烈,一次次发出格式统一的“星球挑战贴”,让我完全坐不住啦。

专门跑去跟建玲组长聊聊规则,发现难度可控,再加上富婆姐姐们提出要主动参与,我也被激励到,干脆立下flag,以健康小组为主,认知小组为辅,给自己上了“紧箍咒”,哈哈。

“提示”的强大作用,在进组以后威力更大。“折腾的乌龟”小组每天接龙目标达成情况,建玲还每周二很有仪式感给大家返还押金,定期的“庆祝”让大家更开心啦。

“神奇大脑”组(我好像都是冲着群名去的?哈哈哈)着实属于误打误撞,艳艳对“认知五角星法”很感兴趣,我每周也会写5篇成长记录,干脆一股脑加入,变压力为动力。

看着其他群友一篇篇发送日记,就会不由自主提示自己:该写作业啦。有些截止日期还未完成的队友,在大家的接龙提示下,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不疾不徐完成10篇的读书笔记,特别棒。

2. 关键词2:鼓励。

场域真的太太太重要了。这句话看起来很鸡汤,懂的人都懂。最近两年在私董会、轻创营和财富岛的浸泡,更加深深体会到“一群人走的更远”。不过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自己愿意主动摸索,而不是成为伸手党。

鼓励激发内在动力的案例,身边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实例,艳艳、小邹童鞋和云儿都会在志愿者、线下大会活动后问,你这都是啥神仙组织啊?我真的能体会到你的快乐了!幸亏有你的鼓励……

复利挑战的两个小群,最重要的法宝,就是鼓励。队长会给大家加油打气,拍一拍、送个心、大肆表扬都是常态化。就算没能完成运动、写字任务,收到的也多是——没事,按自己的节奏来就好;大家一起加油!有感而发的随机对话,空气中也充满了相互支持的味道,很甜,哈哈。

3. 关键词2:机制。

既然是挑战,多少会有难度,如何调动大家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组长们都想了很多办法。

建玲以她细腻的方法来督促我们主动服用“复利胶囊”,押金机制、接龙提醒、返还红包奖励、每周提示词,等等。

我来抄袭一段挑战过程中建玲写的内容让大家感受下:

3.25-3.31(周二至下周一),4.1结算押金。如果周目标全部完成,领回70元,否则0元,多项任务可分别统计。每完成一次,就来修改一下数据。大家加油!😊

是不是很燃的感觉,重点是连续一个月,每周都有不同的“话术”,我只能说,建玲的用心是这个小组的核心引领力,哈哈。

而神奇大脑的队长Feather Prince,是一个以数据和行动说话的(理工?)男生,默默不做声把大家完成情况以表格列示,量化了“未完成自愿发红包”数据,并且真的主动带头发了红包,执行力超强。

在我看来,认知复利的挑战难度确实高了不少,能够愿意主动读书、输出,加入小组的成员,都已经特别棒啦。

最终有7名朋友在截止日期前完成挑战,队长功不可没。花花和南之有木,更是在最后的关头冲刺,让我看到了她们对自己的高要求,也产生了主动链接的念头(这是副产品,哈哈),灰常棒。

总之,加入启昌私董会以来,总有层出不穷的好玩“游戏”吸引我,哪怕刚开始懒惰的我不愿意主动加入,在各种“撩拨”下参与后,总有意外的惊喜收获。

感谢启昌和各位朋友们营造的神仙场域,让我乐于沉浸其中,把宝贵的时间满满当当用在这里,期待继续一起开心玩耍呀。也特别感谢遇到优秀的朋友们,看到你们,我就知道我的愿望大概率能实现啦——和喜欢的人,一起做喜欢的事。

感恩所有遇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