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就会不经意地想到这两个字。
有些人,你把他当成朋友,无话不谈,为他周到地计划一切,付出许多。到最后他会以一句“各取所需”来应付敷衍你的付出,觉得你付出的同时也得到了你要的情绪价值,这算不算得不偿失呢?
至少在相处的时候也是有快乐和真心的吧!至少付出的人是真心,而接受的人是不是愿意坦诚以待,就不能揣测了。得与失之间,好像界限并不分明。
正如诗人、散文家徐志摩于《致梁启超》一信中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这句话虽然是用在对伴侣的追求态度上,但也同样适用于对朋友以及对目标和事业的追求上。
得到是幸运,得不到也是命中注定。只有看淡得失,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安然面对人生起起落落,坎坷和磨难,才能正视逆境,摆正位置,不被失落和挫败的情绪干扰。
何谓得?何谓失?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和夫人邓颖超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失去了自己成为父母的资格,却成为全天下百姓的父母。他们心怀天下,心系人民,个人的小家之得失已经像沙粒融入沙漠,水滴汇入大海一般,融汇在国家和民族以及人民的存亡和得失中。这种大义,岂是得失二字可以概括得了的?!
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囚禁于吴,从君王变做阶下囚,服劳役,做苦工,放牛牧羊,做夫差的臣子和奴隶,极尽所能淡化夫差的敌意,甚至会在夫差生病时为其尝粪便而辨别疾病。这种忍辱负重的结果让夫差最终放松警惕,允勾践回国,才有了后来的卧薪尝胆,两次攻吴灭吴。如果当时没有勾践的这种甘愿放弃尊严的做法,又怎会有后来大败吴国,报仇雪恨的另一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