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象:书到用时方恨少,话到嘴边没地儿找,别人一说都看过,只好感叹,我靠,你讲的真好。
2、概念:知识晶体
知识点之间能够像晶体一样,在知识点之间形成稳定的架构,知识就形成一种“知识晶体”。
例子:星座--散落的星星通过想象力连接起来,形成晶体(整合知识),然后给晶体赋予美好的故事(形象化呈现),这样经过几个小时的训练,在夏天认出星星,就不是难事了。
让脑子里的知识形成多少知识晶体,才是你知识提取能力的关键。
知识结构:让知识变成晶体的架构,分为四大类:树状、关联、次序、数据
*4种知识结构:
1)树状结构:体现事物层级,包含关系
最典型的树状结构是书的目录。层级加上首字母缩写,就变成了常见的某某法则。比如目标管理的SMART法则、发现天赋的SIGN法则、成就事件分析的AEIOU法则。
把知识树状处理一下,编成口诀,就是一个好方式。
2)关联结构:体现事物相互关系
金字塔结构,SWOT分析法,时间管理四象限,数学公式也是关系结构。
3)序列关系:体现先后、因果关系
序列关系是一种流程图的知识结构。展现事情的前后、因果和逻辑关系。
例如:工作流程图,组织架构图,说明书步骤指南
4)数据结构:体现数量差异关系
柱状图、饼状图、增长曲线……
3、技术:如何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1)大量看模型
不仅要看,还要每次思考这个模型希望表达的关系。
2)自己尝试模仿
看了一个模型一段时间后,不妨关掉图片,自己画一遍。
费曼技巧转述时,也可以自己尝试画一遍,看看和原来的架构有什么区别,找到差距再调整。
时间一长,你脑子里的模型足够多,知识自动就按照模型存放了。
3)强迫自己写本书
高阶用法--每当我需要研究点什么,我先假想自己要出一本书,然后先列我自己作为初学者的所有问题,然后按照逻辑给这些问题编成一个目录。
我对这个领域一无所知,但是知识结构却已搭好,只等散装知识来吸附了。
综上所述:之所以学了那么多,感觉还是无法提取出知识来,是缺少结构化的知识,知识一旦结构化,提取出来的,就是一大串,就可以运用在生活工作中。尝试着把想解决的一个问题用结构化的方式来表达出来,在此之前,先熟悉运用超级个体中的成长卡。原来手绘插图,都是一个结构化的知识晶体,接下来将这些成长卡收集起来,重复看,重复学习,将结构模型练习到形成一种思考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