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3月,冬日的萧条还在,春日足迹也已处处可寻。3月12日,我带着我家Leo在贵如油的春雨中出发,踏上了三叶草“漫乐游”之旅。
关于三叶草的“漫乐游”
这是一个Liya老师奇思妙想之后关于绘本创作的活动。它的主题是关于“生活”的。我们用眼睛去看,用双手去触摸,用嘴巴去诉说关于我们在这个城市的生活。漫乐游活动的启动活动定在了3月12日,主题是寻找春天的痕迹。天公不做美,于是启动了计划B,地点改在了喜马拉雅文化中心,主题改成了故事创作。
1 自我介绍
活动十点开始,活动的第一项是自我介绍,自我介绍的规则特别出乎意料,后一个人要重复前面所有人的介绍信息。燕子第一个,我第三个,也就是说我前面有2对母子,我要重复4个人的信息,我重复了3次,而我之后的每个人都几乎记住了前面所有人的信息。非常融洽的是,每个人都很努力的去尝试,去重复,没有一个人拒绝这个规则,也没有人说我记不住。结果是:大家都做到了。
更有让妈妈们吃惊的是,这些小朋友们一本正经的认真介绍自己,一个个逻辑清楚,表达准确,落落大方,干净利落。燕子家走走还说今天他就是赛罗,我家儿子拒绝小名、拒绝英文名字,报上大名,还加上了自己的爱好。当儿子落落大方介绍自己的时候,我是有些意外的,在我的经验中,他不愿意跟别人打招呼,我甚至已经准备面对他不愿意讲话的尴尬。
自我介绍之后Liya老师给大家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孩子开始各种疯狂,小小孩开始对着吼叫,大小孩居然已经爬到了窗台上。小的孩子跟着大的孩子爬窗台,大的孩子“教育”小的孩子要注意安全,要爬不要站起来走,要光着脚避免脚底打滑,爬到头的时候,大孩子照顾并协助小孩子从窗台下来。因为有明确规不能管别人的闲事,家长们只负责注意孩子的安全,妈妈们也都忍着。整过程自然而温馨,除了Liya老师适时的引导。孩子们看上去那么快乐,自由,却也知道在困难时寻找帮助,在获得帮助后表达感谢,去维护自然形成的游戏规则。
专注当下,看似困难的事情也能做到;关注身边人,身在何处都不孤单;尊重孩子,撕下贴在孩子身上标签,不干涉孩子的体验,孩子处处值得欣赏。
2 活动之萝卜蹲
萝卜蹲是故事创作的前奏,萝卜蹲的要求是自己蹲完要叫出另一个人的名字让他蹲、叫过的就不能再叫。萝卜蹲从我们的黄萝卜天天开始的,前面两圈的时候,小朋友还边萝卜蹲,别玩别的,也只叫的出妈妈的名字。到第三圈的时候,开始叫别的小朋友的名字,再往后玩,开始叫别的妈妈的名字。
萝卜蹲在第三圈的时候开始变的复杂,除了蹲之外还有跳,还有笑,还有其他任何你想的出的指令,小朋友的注意力开始因为事情的复杂变得集中起来,各种滑稽的指令频出,哭的、笑的、转圈的已经算是很正常的了,还有流鼻涕的......关键的关键是,小朋友不但注意力集中在了活动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瞬间被激发了。大家玩到停不下来。
只要用心,一个简单的萝卜蹲就能创造出无限的欢乐。
3 活动之故事创作
一个网状纸板、一个长方形被揉皱了的白纸、加上桌子上大家喝完饮料后的几个杯子瓶子,就是故事创作全部的道具。自称故事大王的走走给我们讲了第一个故事,故事内容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是那一脸的傲娇,让我崇拜啊。儿子第二个要求讲故事,故事简单,条理清晰,有头有尾,而且用上了所有的道具。Leo的主动讲故事还是让我有些吃惊的,通常都是等到别人做完了,他才不得已开始,这从被动到主动,还是让我蛮欣喜的。乐乐小朋友则像个故事库,场景一转就是一个故事,易哲用他灵巧的双手用废纸为故事添加了栩栩如生的恐龙和小狐狸作为道具。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故事创作之前的一个小意外,小朋友在玩的过程中把Liya老师准备的道具撕烂了,Liya老师要求谁弄坏的谁修好。我以为小朋友会拒绝承认,没想到走走第一个站出来说:“我弄坏的,你咋不早说弄坏了要自己修?”边说边开始把弄坏的道具拼在一起。或许是看到走走的勇于承担,哥哥姐姐们开始头脑风暴怎么把它修好,并想出办法用吸管的外封塑料把道具绑在一起,最后易哲哥哥和乐乐姐姐亲手把损坏的道具修复了。Liya老师也适时提出:“已经说过规则,弄坏了要修补,自己没听到信息不能作为借口。”
孩子用行动告诉我们:遇到问题,无论是小小孩还是大小孩,没有埋怨、没有责怪,大家共同想办法解决,并且事后很快的投入到故事创作中。
4 结束活动
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午餐过后活动就要结束了。活动以“煲汤”结束,“煲汤”就是大家围城一个锅的形状,以"煲汤"的形式做总结。显然今天的"煲汤"做不了总结,却成了小朋友的又一个有趣的游戏,咕嘟咕嘟咕嘟,大家咕嘟的很开心,小朋友要求在咕嘟一次,再咕嘟一次,然后跑到“锅里”抱在一起成了“汤料”,一阵一阵的笑声从“锅”里飘出,比香味更吸引人。
或许要煲很多次,他们才能在这个游戏中开始表述自己吧。可是我们的时间已经接近尾声了。大家在道别声中约定下次还要一起玩。
Leo妈妈说:亲子教育应该就是母子(父子)相伴的一段旅程,和孩子一起漫、乐、游,用我们的眼睛去看、用我们的双手去触摸、用我们的心去感应、用我们的嘴巴去诉说,关于我们在这个城市的生活、关于我们的孩子、关于我们自己、关于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