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坚信自己在教育方面是占优势的,首先源于自己对孩子的热爱,我能够主动发觉孩子的兴奋点,然后对症下药。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作为一名老师,无论自己身处的环境如何,以自己的热情关注每一个孩子,最终会有所收获。
记得开始接触六年级小组课的时候,那是四个孩子,我和他们站在一起,最高的已经比我高出半个头,初次站到孩子面前,我内心略显局促不安。大抵是表面上表现得非常镇静,再后来,日久生我们互相建立了信任感,或许是因为我的真诚相待最终是有所收获的,我开始和他们主动交流。
无论何时,我发现交流的目的在于拉近孩子之间的距离,无论自己的身份如何,用心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特征。寒假里,我被安排三年级阅读和写作课,这是我第一次上六个人的课,最多的时候是七个人,我们是一个小团体,我是孩子王。
处于这样的一个环境之中,截至目前为止,每个孩子的状态都在慢慢回升。今天是我发挥得最好的一节课,从学生和我的互动之间,我已经看出了自己的教学效果。
菜菜同学第一堂课的状态非常好,但是第二堂课就不受我掌控。他是最具有领导能力的孩子,一旦掌控他,我就可以掌控全局。事情的转变在于第三天,当时他在午休的时候,问我借手机。我说:“借你可以,但是你下午不能扰乱我的课堂,不然这样我们俩……”他说:“你放心,我不会的。”
我带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把手机借给了他,时间限制是五分钟,其实我让他玩了很久,一来是因为是午休时间,二来是他本身的自制力很强。接着,我们的关系渐渐好转。第一天,他的涂改带被一个大哥哥弄坏掉了,我当时记住了这一个细节,于是,第二天一早,我冒着上班迟到的风险去商店里给他买了一个涂改带。
我交给他的时候,说:“这是对你昨天我们课堂上的表现的奖励,其实也不算奖励。”他拿着涂改带看了很五秒钟,但是没有说任何话。我知道,对于他这类的孩子,是不会说任何软话的,我心里也没有期待他的任何语言。
但是,接下来的两节课的表现他让我大吃一惊,发挥得比我理想中的要好很多。一方面惊讶于的他的配合度,另一方面,我知道他开始慢慢地接受我了,至少内心是不排斥我的。他成为了我们七个人的小组长,当然也包括我在内。
很多事情,他都帮我去做,比如帮我掌控纪律,另一方面帮我设置记录表格,直接板书在黑板上,非常直观。昨天,他做完试题,自己在黑板上帮我设计表格,并且积极和我互动,帮我解决了很多难题。
通过课间休息,我了解到他们大多数人都在班上担任班干部,而且在培养一种或者多种兴趣特长。其实,我们作为教育者,可以试着和学生之间讲道理,但是又不能失去自己的原则。
在双方都能接受的条件下,我们互利共赢,我选择退而求其次,因为我觉得老师是可以在学生的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些孩子一个个都是神一般的存在。当然,除了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外,老师还可以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每一个孩子的需求。
在小蔡的身上,我明白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用威严去“管”住。即使,表面上接受你,但是孩子是否从心底认可老师却是一个长期的存在。如何把一个有个性的孩子变成自己的得力助手,这就是为人师者的智慧,我庆幸我遇到的孩子都能带给我惊喜。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教会他们感知这个世界。
我喜欢学生,更喜欢这种和他们一起成长的感觉。虽然大多数时候感觉到是一种苍白的无助感,那只是因为我没有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果可以对症下药,我想教育这条路我可以走得踏实。
作为老师,我有一个渐变的过程,学生也是如此。在学生面前,不必建立自己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假象,孩子不必我们笨。终于明白了,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提到:“孩子是独立的发展的人。”今天成绩出来,有人欢喜有人愁,小蔡也取得了历史新高。他真特别,我看好他,我愿意以后遇到的学生都能够像他一样,成为我的“学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