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测量时间》教学反思

      《用水测量时间》这节课主要是“古代水钟”和“滴漏实验”两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让学生观察课本上古代的两种水钟:“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学生对于这两种水钟如何测出时间的,还有些疑惑,可以看出要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第二个活动做“滴漏实验”,教材是观察300ml水漏出100ml来记录时间。由于课时的紧张和器材的原因,我将实验观察调整为50ml。首先给每小组分发容量为60ml的滴漏,先记录从50ml到40ml用时,这个过程中,有学生会记录滴漏流出40ml的时间,而不是记录10ml的用时。因此,在接下来几节课,我都会强调这个问题。通过学生记录50ml到40ml,40ml到30ml,10m到0ml,这个三个10ml用时,学生很容易发现,同样是10ml水量,但是用时却不同,引发学生思考原因。有些学生会提到“水压”或“水位高低”,来影响到水流速度。因此学生会想到“控制水流速度,保持水流的稳定性”对于水钟来说,至关重要。


实验中
实验中


        学生有了这个认知,再去理解古人设计的“受水型”水钟原理,更加感叹古人的聪明才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节课重点让学生掌握地漏计时的原理及方法,因为太阳测量时间的弊端,所以要研究水来测量时间,学生的前认知对水钟由于定...
    Liquor81阅读 3,345评论 0 0
  • 这一单元的前两课中,学生感受了时间的流逝,了解了古人的计时方法-太阳钟,知道了太阳钟的弊端,自然而然引过渡到用水测...
    ZzxQ阅读 372评论 1 0
  • 《用水测量时间》是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三课的内容。教科书上要求让学生亲身经历10毫升、50...
    __325f阅读 704评论 0 0
  • 《用水测量时间》是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三课的内容。教科书上要求让学生亲身经历10毫升、50...
    __325f阅读 1,602评论 0 1
  • 用水测量时间 考点清单 1、古代的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 2、受水型是根据水...
    科学园丁陈老师阅读 1,143评论 0 0